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張厚美:用好“三線一單”這把“綠色標尺”

2020年01月02日 14:11 | 作者:張厚美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一個城市不同的區域應該發展什么項目?在工業園區,引進和推出項目有什么依據?近期,在江蘇省南京市,隨著“三線一單”編制完成和落地,當地的城市發展有了“綠色標尺”,值得稱道。

據媒體報道:“夜幕降臨,在江蘇省南京市幕燕濱江風光帶,市民悠閑散步觀景。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里曾是南京的化工基地,原有化工生產等各類企業404家。近年來,南京市棲霞區依法關停污染嚴重企業,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引導入園,實現了大變樣。”眼前的變化,正是南京運用“三線一單”相關政策導向踐行長江大保護的一個縮影。

所謂“三線一單”,是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據了解,全國“三線一單”編制工作分為兩個批次:第一批為長江經濟帶11省市和青海省,其他19省區市為第二批。現階段,各地都在積極探索如何用“線”和“單”管住空間布局,逐步解決產業結構、產業布局的不合理問題,規范發展行為。如何用好這個“綠色標尺”,值得思考。

筆者認為,實施“三線一單”,好比是給生態環境問題開了一劑中藥,采用的是系統診斷、整體調理的方法,是多要素、跨部門整體集成和海量數據的整合。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張圖上落實生態保護、環境質量目標管理、資源利用管控要求,按照環境管控單元編制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構建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可見,這套“綠色標尺”的根本作用,就是協調發展與底線的關系,確保環境不超載、底線不突破。

以前,生態環保工作主要以數據對比與衡量為主,對空間的管控則缺乏有效手段;而實施“三線一單”,注重強化空間、總量、準入環境管理,統籌劃定優先、重點和一般三類環境管控單元,對每個環境管控單元分別提出具體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從而建立覆蓋全域的生態環境分區分類管控體系,顯然更加科學有效。今后,每個區域在開展各類開發活動時,就可以直接對照管控要求判斷選址是否可行、資源環境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排放要達到什么水平、防控生態環境風險要有多大投入等。

“三線一單”編制是第一步,接下來就要落地應用,將過去分散、不明確、難以落地的管控要求集成起來,落實到具體的環境管控單元,形成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在“一張圖”上看得清、用得好。那么,如何用好這把“綠色標尺”?筆者建議,綜合考量產業項目資源消耗與產出的最高“性價比”,不僅要考量區域生態容量,還要把城市發展定位、產業發展方向、不同板塊發展的側重點一并納入考量;同時,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生態有機產業,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

用好“三線一單”這把“綠色標尺”,還要注重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就要用“線”框住空間和開發強度,用“單”管住環境準入,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在優先保護單元,要綜合考慮生態保護紅線、大氣環境、水環境,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禁止或限制大規模工業發展、礦產等自然資源開發和城鎮建設;不同的優先保護區互相重疊時,應同時滿足各項要求;將人類活動、活躍程度高的區域,即城鎮空間和工業空間劃定重點管控單元,并根據單元內水、大氣、土壤、生態等環境要素的質量目標和管控要求以及自然資源管控要求,綜合確定準入、治理清單;在一般管控單元,把除優先管控單元和重點管控單元外的其他區域劃定為一般管控單元,通常是生態保護重要性不高、人類活動基本無法涉及或涉及條件不高的區域,需要進行環境管控的要求也比較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嚴格執行“三線一單”的硬約束,建立項目環評審批與規劃環評、現有項目環境管理、區域環境質量聯動機制“三掛鉤”機制,才能更好地發揮環評工作的作用,從源頭防范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不斷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作者:張厚美,系四川省廣元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管控 三線一單 環境 單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成 | 最新国产初高中生精彩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 | 太粗太深了太紧太爽了国产 | 亚洲高清91在线 | 中日韩国内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