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一塊豆腐“點亮”的新年夢想

2020年01月02日 16:01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武漢1月1日電 特寫:一塊豆腐“點亮”的新年夢想

新華社記者梁建強

熱氣騰騰,處處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2020年的第一天,在鄂南山區湖北省崇陽縣高枧鄉中山村,富硒綠色豆制品加工廠內的值班人員正用磨漿機磨豆漿。熱氣裊裊,伴著黃豆的清香,不一會兒,黃澄澄的豆子就變成了白色的豆漿。

“工藝改進前,豆子要先經過研磨,再倒出來煮,至少要兩個小時才能出豆漿,而且多是用柴火灶,衛生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廠長王學禮說。

中山村地處深山,豆腐、豆漿是地方特產。由黃豆搭配山泉水制出的豆腐,色澤白嫩,口感細膩,遠近聞名,已有上百年歷史。制豆腐的手藝,在中山村代代相傳。王學禮自幼跟隨爺爺做豆腐,學得一手好手藝。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加上純手工制作產量有限,做豆腐的收入微薄。和村里許多人一樣,王學禮選擇了外出打工。

隨著父母日漸年邁,打工收入不穩定,王家成了貧困戶。

改變,始于2019年。

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村里建起了扶貧工廠。一條寬闊平整的公路,叩開了曾經緊鎖的“山門”,讓豆腐“飛出”大山有了希望。

不甘心生活現狀,更不甘心家傳好手藝被荒廢,王學禮選擇回到村里。“我要通過做豆腐實現脫貧!”他暗下決心。

改進制作工藝和方式,是第一件事。得益于相關部門扶持和農村電網改造,扶貧工廠中引進了自動化設備,打豆漿實現了電動化,油豆腐烘干用上了烘干機,豆油皮晾干也用上了鼓風機和加熱燈……豆腐的產量和品質得到大幅提升。

“家庭作坊一天打豆子幾十斤,我們工廠現在一天可以打豆子800多斤。產品無存貨,供不應求。”王學禮說。

如今,扶貧工廠效益越來越好,不僅讓王學禮看到脫貧希望,也直接帶動了貧困戶和普通村民就業。目前,有10位村民在工廠里勞作,每月收入3000多元。王學禮算了筆賬,年底,扶貧工廠還有望向村集體交出5萬元。

原本長年在外打工的張輝,也選擇回到家鄉,來到扶貧工廠上班。“在家門口就可以做事,還可以照顧生病的父親,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他說。

新年到來,小小的一塊塊豆腐,正如一盞盞指引前行道路的明燈,“點亮”了王學禮新的夢想——“不僅要脫貧,還要致富,更要帶著鄉親們一起富起來!”

時至正午,在王家老屋,王學禮年邁的父親看著當年做豆腐的柴火灶,說起當年帶著12歲的王學禮,挑著豆腐翻山越嶺兩個多小時前往江西賣豆腐的情形。

“新年到了,生活真的越來越有盼頭了。”老人家感慨道。

關鍵詞:一塊豆腐“點亮”的新年夢想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激情视频激情国产 | 日韩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久久福利视频导航 | 三个少妇的按摩中文字幕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 香蕉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