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河南省政協協商助力中醫藥事業和產業振興發展
為中醫藥擔當,為大健康建言
人民政協網1月7日電(記者 靳燕)“魏文王曾經問扁鵲:你們兄弟三人,誰的醫術最好?扁鵲說:大哥最好,因為他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12月25日,在河南省政協召開的協商性民主監督座談會上,省政協主席劉偉現場分享了“扁鵲三兄弟”的故事,并由此引申——“中醫治未病,在應對亞健康方面大有可為。”
本次協商會的主題,正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振興發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會前,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組織調研組先后赴開封、南陽、焦作等地對河南省中醫藥發展專題調研,并前往黑龍江和貴州省學習考察。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全國中醫藥大會的召開,為中醫藥發展帶來了大好良機。”與會人員認為,河南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中醫藥資源大省,在建設中醫藥強省方面有基礎、有條件、有潛力、有優勢。據省衛健委副主任張智民介紹,河南現有中醫醫院587家,開放床位8.17萬張,中醫藥從業人員9.2萬人,“同時仍存在中醫藥服務供給不足、行業治理能力不足和資源優勢發揮不足等問題”。
“盡快推動出臺一部立足河南實際、富有河南特色、服務群眾健康的《河南省實施<中醫藥法>辦法》,為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省政協常委楊麗萍建議加強中醫藥管理體制建設。李素云常委也有這一考量,“以落實中央文件精神為契機,盡快出臺具體政策和舉措,完善實施細則。”
全國政協委員花亞偉說:“目前列入醫保價格目錄的中醫醫療服務為327項,總的來看,醫保支付比例相對較低、項目較少,尤其是一些‘簡、便、驗、廉’的中醫適宜技術和治未病措施得不到醫保政策的支持。”邵華磊常委深有同感,她認為,應擴大門診統籌范圍,實行分級分類,合理配置報銷比例,既能有效節約醫療資源,又能為更多的慢性病患者減輕經濟壓力,使醫保統籌基金合理合規地服務于廣大參保患者。
“集秦漢醫藥之大成,開醫家臨床之正源。”作為“醫圣”張仲景故里,南陽已把恢復張仲景國醫大學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省政協常委阿穎表示,“恢復張仲景國醫大學,對進一步傳承中醫藥文化、發展中醫藥教育、做強中醫藥事業意義重大,希望協調有關部門,在規劃、資金、人才、環境等方面予以支持。
聽取委員意見建議后,省工信廳、衛健委、藥品監督管理局等省直部門負責同志一一現場回應。
“委員專家把脈問診,提出問題一針見血”,副省長戴柏華說,對委員建議要逐條研究,轉交相關部門,即將出臺的相關文件也要吸納政協建議,“春節之前,針對委員建議采納情況,我要聽一次專門匯報。”
“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為統領,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醫事業,充分發揮優勢,在培養名醫、生產名藥、建設名醫院、打造名企業等方面多下功夫,促進形成中醫藥河南特色。”劉偉指出,要加強領導,強化舉措,加強宣傳,創新技術,關注亞健康和“治未病”,推動形成完整的診療體系,讓中醫藥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可喜的是,河南全省中醫藥大會召開在即,中醫藥發展可期可待。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中醫藥 政協 事業 發展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