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地方政協全會>新聞動態 新聞動態
以文學之名增添城市溫度
——深圳市政協委員鄧一光履職側記
人民政協網深圳1月10日電(記者 宋嘯峰)政協委員是著名作家鄧一光格外珍視的又一身份,在他看來委員履職是觸摸城市脈搏、助力城市發展的可貴互動形式。每次參加審議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參與委員分組討論、聽取市長作政府工作報告,鄧一光委員都參與得尤為細致,從不缺席,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安靜聆聽,并不時在紙上記錄,在輪到他發言時,則將他對深圳近期發展的觀察娓娓道來……。
“關于打造文學名刊、建設名符其實文學城市的建議”;關于盡快建立有效的文藝精品創作和生產機制的建議”;“關于打造深圳電影工業的建議”;“關于在深圳市各區創建獨立建制的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建議”;……高層次專業人才認定、食品安全監管立法、外來青工權益、恢復自行車道、流浪犬類管理機制等等。每一個提案背后都透露出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對城市肌理的細膩把握,擔任十年兩屆委員的鄧一光向記者介紹自己這些年來圍繞深圳社會發展、民生建設、文化發展提交的提案,每一件提案背后都有對城市發展的思考。
每年帶多個提案上會已經成為鄧一光委員的習慣,他曾憂心深圳經濟社會發展一路高歌猛進,文化設施也堪稱首屈一指,但在文化軟實力方面卻仍舊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他呼吁建議積極引進文化領軍人物,并建立完善、彈性的人才引進標準。
文化建設始終是鄧一光的關注點,他曾經建言進一步保障廣大外來青工的文化權益,建立深圳市外來青工文化權益保護機制,具有現實針對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也是城市文化關懷的題中之意。在他看來,外來青年務工人員在生產建設中所作出的貢獻,與其在文化生活上的權益和保障,直接影響到城市的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切實保障青工群體文化權益的落實,鼓勵青工自身素質水平的提高,對于城市的長遠發展意義深遠。從保護外來青工文化權益入手,提高該群體的受益程度,打造和積累這個群體的文化資本,從而帶動其勞動資本的增長、經濟收入的提高、政治和社會參與意識的增強,進而加快該群體的城市融入,是城市化進程的必由之路。
南下深圳是鄧一光人生軌跡的一次轉折,也是政協委員情緣的續結,在湖北工作期間鄧一光就曾長期擔任武漢市政協委員。深圳的綠樹藍天為鄧一光提供了舒適的創作氛圍以及豐富的創作靈感來源。隨著對這座城市歷史的探尋以及觸摸中,生發出新的感悟,以文學感受城市的溫度,而又以文學的溫度反哺城市始終是鄧一光的追求。
“深圳要發展高水平的影視產業,在戰略上需要創建一個集創意聯合體、產業孵化器、產業推進器于一體的“電影工業”產業體系,并帶動關聯產業形成地域性產業集群?!痹谝M深圳之前,鄧一光已經是享有全國聲譽的著名作家,對于影視業發展他自然輕車熟路。他對于城市文化發展、文化提升的關注是全方位、立體的,除了建言推動深圳影視產業的發展,他還和市政協委員李亞威聯合提案建議設立針對兒童群體的兒童電影院。
除此之外,鄧一光更在意城市發展的細節,早在2015年,他便提交了《關于恢復自行車專用車道的建議》,并得到提案辦理部門的積極響應,表示將在加強軌道交通與大型住宅小區的交通銜接的同時,鼓勵居民優先選擇綠色、環保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進一步提高公交出行分擔率。如今,深圳城市的自行車專用道正在不斷完善之中。
本次政協會議,鄧一光帶來他新創作的長篇小說《人,或所有的士兵》上會。據悉,不久前中國作協還在北京為這部作品舉行了研討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盛贊這部小說必將成為一部跨越時代的經典。
據了解,鄧一光曾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首屆郭沫若散文獎、首屆馮牧文學獎、首屆林斤瀾短篇小說杰出作家獎、第二屆國家出版獎、第三屆人民文學獎、第三屆郁達夫小說獎等重要文學獎項……. 部分作品以英、法、德、俄、日、韓、蒙等文字介譯到海外。鄧一光長篇小說《我是我的神》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也是文學界少有集魯迅文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人民文學獎于一身的作家,由他創作的電視電影劇本多次獲得華表獎、百花獎、飛天獎。
“深圳未來藝術文化發展能一如這座城市最早的夢想,以及這座城市一千多萬居住者內心所渴望的那樣,像這個世界那般,是多元的、多樣性的、自由生長的?!编囈还庥芍云谕?。他說,他用小說《人,或所有的士兵》為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獻禮,希望在“雙區驅動”下,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在采訪結束時,鄧一光向記者表示,作為深圳市政協委員,接下來他將以深圳為背景創作一部長篇小說,下一次也將再次帶著詳實的提案上會,通過履職讓城市更美好。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