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為基層松綁減負 促干部擔當作為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基層減負年”工作綜述

2020年01月15日 07:11 | 作者:林暉、高蕾、孫少龍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馳而不息見真章 “基層減負年”取得良好成效

“‘基層減負年’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

辭舊迎新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以一句暖心的話語,為“基層減負年”砥礪前行寫下生動注腳。

過去的一年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黨委(黨組)把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扛在肩上,實打實硬碰硬推進落實,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從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做起,思想行動更自覺。

“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反復強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危害性,并以實際行動為全黨作出表率。

以上率下,蔚然成風。

一年來,各級黨委(黨組)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要論述,主動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注重從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和領導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日益成為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現在領導在部署開展工作的時候都會掂量一下,是不是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會不會給基層增加負擔,腦子里時刻繃緊了為基層減負這根弦。”一位基層干部深有感觸地說。

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還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帶頭排查形式主義問題。許多地方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深入基層一線,不打招呼、不層層陪同,隨機訪、暗訪已成為常態化的調研方式。

硬杠杠硬舉措得到落實,基層更有獲得感。

“今年我參加的會議數量至少減少了一半。開會全是干貨,上面任務布置明確,下面聽得真切。”遼寧省鳳城市藍旗鎮黨委書記劉曉達講出了自己最直觀的感受。

“會議少了,講實事了;套話少了,效率高了。”對于和劉曉達一樣的基層干部來說,這正是一年來日常工作發生的最大變化。

一組組數據,正是變化的真實寫照: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發文數量都比上年減少30%以上,文風會風進一步改善。省區市文件和會議平均壓縮39%、37%,中央和國家機關分別壓縮39%、33%。中央和國家機關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從近900項大幅壓縮至96項,實際開展88項。

同時,中央組織部牽頭梳理并清理中央和國家機關、各省區市“一票否決”和簽訂責任狀事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牽頭對涉及城市評選評比表彰的各類創建活動進行集中清理,擬取消幅度都在50%以上。

“之前每天至少要做一篇微信公號文章,差不多要花上一個半小時,忙的時候半天時間要花在微信上。”浙江長興縣林城鎮宣傳干事朱鑫辰的遭遇,是不少基層干部共同的煩惱。本應給工作帶來便利的微信、政務APP等現代手段,反而壓得干部們“喘不上氣”。

2019年以來,全國各地開始清理整合各類政務APP、微信工作群,反對“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廣大基層干部從手機上“松了綁”,“感覺手機拿著都變輕了”,有了更多的時間走進村子、社區,和群眾面對面交流。

精文簡會動了真格,基層干部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來自全國基層觀測點的蹲點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當地收到的上級文件和本級發文平均減少31%,本級召開的會議數量平均減少35%,接受的督查檢查考核下降52%,基層干部們“被擠占的時間又回來了”。

采取切實措施激勵擔當作為,干部煥發精氣神。

對于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南塘鎮南塘村支書鐘國梁來說,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在脫貧攻堅中表現突出,他被選拔為南塘鎮黨委政法委員。

“這是組織上對我們這些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黨員干部的肯定和激勵,我們一定繼續努力,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鐘國梁堅定地說。

減負不是減擔當,而是為干部不敢擔當作為掃除障礙。一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完善問責制度和激勵關懷機制,為擔當者撐腰鼓勁。

2019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友愛街道企業管理辦公室主任譚忠林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有關他接受企業吃請贈禮等問題經過一個多月的摸排終于得以澄清,原來是曾被他依法整治的企業懷恨在心,蓄意打擊報復。

“感謝組織及時還我清白,讓我卸下包袱、輕裝前行。”譚忠林說。

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及時為受到不實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顧慮,切實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引導干部爭當攻堅克難的實干家。

從中央紀委組織修訂《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到中央組織部出臺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有關具體措施,基層干部卸下了不必要的工作負擔和心理負擔,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更足了,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轉變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治理能力再提升。

減負工作的深入開展,為基層帶來全新氣象。一些地方和部門打破傳統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

在有些地方,這樣的工作導向已蔚然成風:比誰對中央精神和上級部署吃得更透、把得更準,不比誰會開得最快、材料報得最早;比誰的工作載體實、方法新,不比誰的口號響、調門高;比攻堅克難的戰斗力、解決矛盾的執行力,不比轟轟烈烈的大場面……

減下的是負擔,增加的是能力。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紅花社區居委會主任姚秀玲的名字,如今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微信運動步數榜的前幾名。“基層‘包袱’輕了,我們的工作干勁更足了,每天都在各個小區間奔波忙碌、解決問題。”姚秀玲說,在一線為群眾紓困解難,心里更踏實,更有成就感。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越來越多的基層干部走出機關、走進群眾,主動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困難攻克在一線。從“馬路辦公”到“群眾院壩會”,從推廣用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到深化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基層工作創新模式不斷涌現,進一步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

數據無言,卻最有說服力。

國家統計局近期開展的實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86.6%的干部群眾認為中央為基層減負政策的實施效果好,95.1%的干部群眾對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方面的情況表示滿意,98.3%的干部群眾對中央為基層減負政策長期執行有信心。

大黨大擔當,大國大氣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當此決勝攻堅期,更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堅定信心、勇于擔當,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人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標準不降、力度不減,持續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深化拓展為基層減負工作,一定能把減負工作的良好態勢鞏固為更大勝勢,進一步凝聚起廣大黨員干部決戰決勝的磅礴力量,以優良作風向著偉大事業奮勇前進。

編輯:李敏杰

01 02 03

關鍵詞:基層 形式主義 減負 工作 習近平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 亚洲美女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婷婷六月综合缴 | 色先锋影音a∨在线资源网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