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地方政協全會>共同關注 共同關注
江蘇省政協委員李馳:擦亮黃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品牌
人民政協網南京1月16日電“黃海濕地是我國首個濱海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產,也是長三角城市群中唯一一處世界自然遺產。它標志著中國世界遺產從此由陸地走向海洋。建議加大保護力度,充分發揮黃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品牌效應。”1月16日,江蘇省政協委員、鹽城市政協主席李馳在江蘇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表示。
2019年7月5日,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申遺過程中,鹽城市政協做了大量工作。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系列提名地由16處候鳥棲息地組成,第一期位于鹽城市,是全球數百萬只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
然而,黃海濕地遺產地既有陸域也有海域,面積大、南北跨度長,土地權屬關系復雜,受此制約,遺產地生態價值體現不充分,品牌價值也未能真正體現。
“世界遺產不僅是一份世界級的榮譽,更是一份世界級的責任。目前,遺產地既有屬于上海市、江蘇省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區域,也有屬于市內相關縣(市、區)政府和部分鄉鎮、行政村的區域,還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濕地公園等,整體協同難度大,保護管理難度大。建議盡快理順管理體制,盡快研究論證成立濕地與遺產保護管理機構,形成推動遺產地保護、發展的合力。建議盡快研究論證成立濕地與遺產保護管理機構,賦予管理機構相應的行政職能,以便于遺產地進行統一管理。”李馳建議。
世界自然遺產讓鹽城成為了長三角一體化27個中心區城市中唯一一個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品牌的城市。李馳注意到,遺產地周邊需要生態修復的面積較大、工程浩大、投入巨大。建議省委、省政府通過運用全省生態修復資金、生態補償資金、土地政策及金融政策等手段支持當地開展生態修復。同時通過全省生態旅游總體規劃、資金支持鹽城籌辦濕地旅游大會等手段,推動鹽城成為世界級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商中兵 江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