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地方政協全會>共同關注 共同關注
為旅游注入文化魂
重慶市政協全會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人民政協網重慶1月19日電(記者 凌云)今年的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圍繞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構架重慶文化旅游業。回望2019,政協委員們感慨萬千,既為重慶“曬文化·曬風景”成為文旅營銷、經濟美學的創新范例而自豪,也為全市文旅融合步伐尚慢、質效不高而心懷隱憂。如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進一步促進二者和合共生?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期間,各界別和委員紛紛圍繞如何促進文旅深度融合、不負“詩和遠方”出謀劃策。
“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服務水平,打破不少網紅景點迅速躥紅又迅速過氣的怪圈!”1月13日的大會發言現場,馬欣委員代表臺盟界別大聲疾呼,豐富旅游產品種類,做大做強特色旅游。他指出,要借助“網紅”景點平臺,大力拓展和延伸旅游產業鏈,做強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推動旅游業與巴渝文化、紅巖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移民文化等融合發展。他還強調,要著眼“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目標定位,高水平規劃“兩江四岸”旅游線路,展示重慶山城、江城的獨特韻味和別樣精彩。
對于“兩江四岸”旅游提升,民進界別委員也早有關注。大會發言中,羅挺委員代表民進界別提出,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以彰顯山城江城特色為重點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的部署,一體建設“兩江重慶”都市核心大景區,系統規劃設計多個主題的特色旅游線路,“對‘兩江重慶’都市核心大景區進行差異化打造,形成文化形象的區隔,實現旅游體驗的區分,打造城市名片。”
除了界別聲音,委員們還紛紛通過提案、小組討論等各種建言渠道為重慶文旅融合發聲助力。
王巍委員在對重慶都市旅游現狀進行分析后,提出了關于重慶都市旅游由“網紅打卡點”向文化旅游延伸的思考。他說,重慶具有融都市文化、巴渝文化、三峽文化、民俗文化、移民文化、陪都文化等于一體的城市文化景觀,要深入挖掘城市文化資源,推出一批高質量高水準的演藝節目、展覽活動和駐場演出等,不斷提升旅游品質。
在曹華盛委員看來,探索公共文化資源與旅游的融合,是創新文旅融合發展的實踐路徑。他建議,搭建公共文化資源與旅游產業的聚合服務平臺,由平臺統籌,小范圍內整合資源,建立旅游聯線,大范圍內聚合服務,注重差異化發展。
“躺在書本里和記憶里的文化符號,正是為重慶旅游提升品質注入文化魂的寶貴資源,需要綜合施策加以開發和利用。”1月11日的小組討論現場,王弋委員殷切呼吁。她說,重慶主城尤其是渝中區有許多人文景點,既是珍貴的記憶符號,也是外地旅客最為關心關注的城市文脈。應將這些人文景點逐一梳理、挖掘和整理,在精和細上下功夫,然后進行相應的產品開發,打造獨具人文特色的都市徒步旅游精品線路,進一步提升重慶都市旅游的美譽度和品質感。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