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萬眾一心戰疫必勝>委員在疫線 委員在疫線
“抗擊疫情,我們擔當!”
——湖南省政協委員羅可大以行動詮釋使命初心
人民政協網3月10日電(記者 劉洋 王雙)帶領企業復工復產、組織向湖北捐贈物資、對接幫扶貧困村貧困戶、為經濟發展獻計發聲……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省政協委員、開源·瀏陽河集團董事長羅可大始終奔走于抗疫“戰場”,用實際行動詮釋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政協委員、民營企業家的三重使命與擔當。
為做好整個開源小區400多個企業、上萬名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正月初一起,開源·瀏陽河集團便成立了抗疫領導小組,由羅可大任組長,集團高管為成員,集團黨委實時發布疫情簡訊,配合政府開展摸底排查、情況登記工作。目前,集團3個園區的企業陸續復工,全省70多個扶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也進入復工模式。
了解到湖北疫情嚴重地區物資匱乏,1月31日,羅可大組織集團黨委全體黨員捐款10萬元。并加急組織生產旱雜糧產品,積極籌備各類雜糧產品援鄂。2月15日,寒潮突襲湖南,風里雨里,開源·瀏陽河集團黨員、骨干們一件件地將待捐贈的雜糧產品搬出倉庫,在將近零度的氣溫下滿頭大汗。羅可大現場指揮,分類、清點、裝車,井然有序。截至2月16日,集團通過省工商聯向黃岡捐贈雜糧食品重達17噸,價值約42萬元。
一邊是疫區物資匱乏,另一邊是受疫情影響貧困戶農產品大量囤積滯銷。為幫助貧困戶渡過難關,羅可大帶領集團黨委和各黨支部書記主動與產業扶貧對接貧困地區的19個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取得聯系,了解情況;每名骨干黨員主動聯系對接336個幫扶困難戶,了解每家每戶具體情況,并統一反饋至集團黨委。
“對貧困村符合條件并愿意務工者一律提供就業,對不愿外出打工的村民,采取與公司合作的方式,陸續簽訂種植和養殖協議,由集團實行統一收購。”羅可大說。正月初九,集團與5個貧困村的種植大戶簽訂了旱雜糧種植協議,與4個貧困村養殖大戶簽訂養殖協議,與發展庭院經濟的農戶簽訂合作協議298份,用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貧困村民的農副產品。
此次疫情對民營企業的影響很大,企業同樣承載千萬家庭的經濟來源與生活生產。為此,羅可大還向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提交了《疫情對企業影響及政策建議》,呼吁政府對在疫情中受到影響的行業以及能夠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減免或延期部分稅收,擴大信用貸款規模。對民企尤其是實體民企銀行貸款、融資和員工社保、延期稅收繳納、生產恢復等問題引起重視,拿出辦法,避免出現民企倒閉潮和失業潮。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