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萬眾一心戰疫必勝>各地動態 各地動態

維西縣運用“七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04月15日 15:36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繼續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落實脫貧攻堅方案,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狠抓政策落實。確保剩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較真碰硬‘督’,各省區市要凝心聚力‘戰’,啃下最后的硬骨頭?!痹颇鲜【S西傈僳族自治縣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役中,以攻堅克難精神,創新“七法”,取得脫貧攻堅較好成績;下一步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繼續狠抓“七法”,努力完成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

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是革命老區,是云南省11個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級貧困縣之一,被列為全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也是全省藏族聚居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5年末,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424戶48555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6.8%。維西縣被劃定為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重點扶貧開發區。之后,中共維西縣委、縣政府瞄準全縣的3個深度貧困鄉、44個深度貧困村和13個貧困村,實施精準扶貧。

由于受歷史、自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維西縣地方財力弱,基礎建設滯后。主要體現在一是維西是全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縣,有直過民族傈僳族8.89萬人,有7.38萬人是建檔立卡戶,占全縣建檔立卡總人口的83%,他們所在的地方基礎設施較差;二是這些直過民族傈僳族的建檔立卡人口的83%分散居住在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產業發展難的山區半山區和高寒山區。激勵之法

一是維西縣委、縣政府把解決群眾精神貧困、觀念貧困難題作為突破口,積極開展“自強、誠信、感恩”等主題活動,大力表彰鼓勵脫貧致富先進典型,激發其他貧困戶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二是定期分批組織貧困戶到當地致富能手家中進行觀摩學習,通過學習身邊人、身邊先進典型事跡和身邊脫貧致富故事,讓他們親身感受,激發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三是充分發揚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給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戴上“緊箍咒”,破除不良習慣。四是在全縣開展“四美”創建活動,每年評選1至2個最美城鎮、10個最美村莊、100戶最美家庭、100名最美人物,進一步激發各族干部群眾艱苦奮斗促脫貧、努力建設家園的決心。2019年,維西縣以群眾會、院壩會、火塘會等方式召開會議1614場次,參會人員47008人次。

拆圍之法

維西縣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山水相連的菊香村補主洛村民小組追美的目標已經刻在石碑上——“嘎尺補主落”,傈僳語為安逸好玩的補米落。向著這個目標,補主落傈僳族群眾以火一樣的熱情拆除廢舊房屋,投工獻料,決戰脫貧攻堅。維西縣委、縣政府采用補主洛模式,充分利用269支由黨員組成的“紅旗服務隊”和34支“精準扶貧感恩連”開展拆舊工作。一是號召黨員帶頭拆的同時充分當好政策“宣傳員”,給群眾講政策、講道理,引導群眾轉變觀念。二是由這兩支隊伍組成義務拆除小組,全力協助村民拆除影響村容村貌的廢舊房屋。三是各村民小組將廢舊木料,把復墾的地圍成“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有條件的建成了村民聊天點和小公園。據統計,2019年,維西縣拆除廢舊危木楞房和其他舊房爛圈3878間、舊垃圾池5個、廢舊蓄水池5個。全縣共建“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3838個155569平方米。

清潔之法

走在維西縣保和鎮拉日村扎尼洛村民小組干凈整潔的水泥道路上,除了養眼的風景,我們看不到路上亂跑的牲畜,看不到隨處堆放的垃圾堆、糞堆、松毛堆、柴堆,也看不到污水。維西縣委、縣政府利用扎尼洛模式,在全縣各村組完善了村規民約,基本形成了每周定點打掃環境衛生、黨員支部主題黨日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的長效機制,群眾自發利用每天晚飯后的時間,清除溝邊、河邊、路邊垃圾堆,規范碼放草堆、柴堆、糞堆。2019年,維西縣規范碼放草堆、柴堆、糞堆4233堆,集中清理垃圾380噸,清理道路154公里,溝渠46公里,河道8.3公里,清理垃圾38個點。

“美麗”之法

維西縣高泉村香椿箐村民小組是一個傈僳族聚居的小山村。誰能想到,這個綠美、富美、和美的小村子10多年前曾經滿目瘡痍。維西縣委、縣政府采用香椿箐村模式,要求在各村民小組緊扣美麗二字,就地取材,投工獻料,因地制宜建設聊天點、小公園。這些聊天點、小公園逐漸成為維西縣向農民、貧困戶宣傳政策、村民議事、增進村民感情、凝聚人氣的小場所。2019年,維西縣建設農村老人聊天點494個、公廁162個、戶廁506個。

引進之法

永春鄉拖枝村農仕下組通組道路均寬7.5米,是維西縣境內質量最好、最寬的通組公路,公路兩旁綠樹成蔭,村道兩旁是具有納西族建筑風格的漂亮民居。這些漂亮名居是駐村工作隊積極引進碧羅雪山、金星水泥制品廠等企業投入近200萬資金提升人居環境而建成的。像農仕下組一樣,維西縣各鄉(鎮)、駐村工作隊積極引進企業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農村環境提升工程,另一方面引進企業發展中藥材種植業。目前,村內家家戶戶通過發展種植中藥材脫貧致富。維西縣委、縣政府采用拖枝村農仕下組模式,通過掛鉤干部的牽線搭橋,整合社會力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2019年,維西縣引進社會力量捐資捐款及掛聯單位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資金累計654.6萬元,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及用于人居環境提升建設等方面。

產業發展之法

為了激發建檔立卡戶發展中藥材的積極性,偉宏公司設立“脫貧獎”,一等獎獎金3000元,二等獎獎金2000元,三等獎獎金1000元。該組建檔立卡戶里子瑪通過發展產業獲得一等獎。維西縣委、縣政府利用該模式,緊扣“產”字創富美,圍繞“創建一個基地、振興一個產業、對接一個合作組織、打造一個優勢品牌、致富一方農民”的發展思路,堅持提高產業和就業扶貧組織化程度,努力帶動貧困群眾持續增收,基本達到了不愁吃、不愁穿的要求。截至目前,全縣有涉農龍頭企業19家,專業合作社180個,村級集體經濟95個,覆蓋79個村,帶動建檔立卡9574戶34925人,產業覆蓋率98.57%。2019年,全縣推廣種植中藥材、水果、蔬菜、小雜糧共計158359.67畝。

黨建之法

塔城鎮啟別村黨總支和黨員積極作為,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牽頭引導制定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和組規民約,把愛護環境衛生、參與環境整治、主動脫貧、移風易俗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同時,號召黨員帶頭遵守村規民約,并做好宣傳群眾、動員群眾工作,把村規民約轉化為群眾改變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的強大動力。2019年,維西縣完成285個黨組織規范化達標創建工作,組織規范化達標1031個村民自治委員會。

通過狠抓“七法”,維西縣農村群眾的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19年8月,維西縣通過了云南省生態文明縣考核驗收;脫貧攻堅戰呈現出“脫貧基礎條件不斷向好,脫貧效果不斷向好,群眾脫貧意識不斷向好,黨委、政府脫貧信心不斷向好”的良好局面。

作者為中共云南省委黨校(云南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譚鑫。

編輯:楊嵐

關鍵詞:維西縣 脫貧 攻堅 貧困 群眾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92午夜福利免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道色综合久久 |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免费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