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從網約車司機到農機隊隊長——來自田間的青春力量
新華社南昌5月4日電(記者姚子云、孫楠)在江西省安義縣鼎湖鎮的一塊農田里,夏志秋哼著小曲,嫻熟地駕駛著旋耕機平整土地。打碎的青草夾雜在泥土中,機械的轟鳴聲傳向遠方。
夏志秋說,取名叫志秋,是因為父親夏維學盼著家里田地豐收。但讓夏維學沒想到,志秋不僅讓家里糧食多了,還讓更多村民豐收了。
1993年出生的夏志秋從小生活在農村,看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在地里總有干不完的活、流不完的汗,夏志秋說:“當時就下定決心,不再種田,要去外面闖闖。”
懷著這份憧憬,夏志秋闖進了城市,先后干過流水線工人和出租車司機。2016年底,他用所有積蓄買了輛車,做起了網約車司機,有了一份自己的事業。
雖然網約車收入不錯,但干了兩年多后,好學的夏志秋覺得“車把式”可替代性比較強,想學一技之長。懷揣著愿景,夏志秋忙了一圈沒找到中意的活。
2019年6月的一個夜晚,空氣燥熱。老丈人李邵陽張羅了一桌好菜,請女婿夏志秋來家里吃飯。三杯酒下肚,又聊到了女婿的工作。
“現在種田和以前不一樣,‘肩挑手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都是機械化,種田需要技術和學問……”
“要不試試,咱爸還能把你往溝里帶不成?”妻子李健花搭茬兒。
“成,我明天去試試。”夏志秋思索片刻答道。
立秋出生的夏志秋又回到了農村,通過江西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面試,成為公司的農機手。在田地干活時,毒辣的太陽、燥熱的高溫、發動機的股股熱浪,直往夏志秋身上“撲”,收割的稻子揚起稻灰往身上打,“又熱又癢,就想往旁邊的小池塘里鉆。”
白天勞作有烈日的炙熱考驗,晚上還要經受蚊蟲叮咬。
“無人機撒藥要避開白天水稻抽穗揚花的關鍵生長期,因此,有時選擇晚上作業。”夏志秋說。
滿天繁星下,遠處村落的燈火一盞盞熄滅。整個夜空,除了蟲鳴嗡嗡,就剩下頭頂無人機螺旋槳的作業聲。“用手一抓就是一把蟲子,但比蚊蟲叮咬更難熬的是對四周寂靜的怕。”
“真累,我都有點堅持不下去了,但在這邊實實在在學到了技術,又舍不得走。”就這么糾結著,夏志秋通過了“雙搶”考驗,從一個“小白”成長為一名“田把式”,旋耕機、插秧機、拖拉機、無人機、收割機等農機操作和維修技術都學會了,為周邊種糧大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托管服務。
夏志秋的踏實肯干和專業能力得到了公司認可,今年他被提升為農機隊隊長,和夏志秋一樣,隊里大多是“90后”年輕人。“這些人都很努力,大家覺得年輕時候多吃苦不怕,技多不壓身。”夏志秋說。
越干越有勁的夏志秋把23歲的弟弟夏志列也“拉進”公司,“現在種田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事,不僅僅是賺錢,還可以學到生產和管理技術。”夏志秋說,闖了一圈發現農業還是很有奔頭的。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夏志 志秋 農機 網約 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