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李寶敏:在線教育推動育人方式變革

2020年05月20日 14:12 | 作者:李寶敏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 

作者:華東師范大學開放教育學院教授、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李寶敏

疫情期間,全面開展的在線教育經歷了從不適應到認可投入并常態化的發展過程。如何發揮在線教學優勢,深度融合線上與線下教育,將在線教育作為育人方式變革動力,提升育人服務水平,是復學復課后學校教育教學面臨的關鍵問題。學校應該思考,如何讓這次疫情期間的教育探索實踐賦能教師、賦能學校,成為未來教育變革與創新發展的推動力量。

政策支持,多方合力

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是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是大規模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施在線教學的一種初步探索,也是師生角色重塑、教育模式創新性變革的契機。日常教學和在線教學有各自的優勢、劣勢、特點和規律,以此次全員全線全程在線教學為起點,逐步走向線上與線下教學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是長久之策。

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取得了較好效果,但當前的各種措施和政策是在應急背景下施行的。線上教學從權宜之計走向與日常教學的深度融合和創新,仍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與鼓勵,形成面向中小學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的系統化、規范化、制度化支持服務體系,建立資源共享機制與協同教研機制,提供具有正向引導作用的政策——通過政策導向,為中小學教師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策略提供激勵;通過資源和平臺支持,為中小學教師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提供保障;通過設施和環境建設,為中小學教師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提供基礎。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為教師開展融合教育奠定了基礎,政府、學校和社會需要達成共識,形成合力,激勵教師攜手前行,在后續實踐中深入探索、迭代升級,不斷創新實施與持續推進融合教育。

理念升級,模式變革

當前,在國家大力推進“五育并舉”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指引下,全面育人與全方位育人是重點,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與促進教育高位公平是國家戰略也是當務之急。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構。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在師生角色、教學生態、教學方式和教學場景等方面給學校帶來了顛覆式變化。教師在實踐探索中已有深刻體驗與認知,當前從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向新理念轉型與升級是當務之急。學校亟須促進教師育人理念升級與育人方式變革,提高教師在開放多維空間的育人能力。教師需要改變育人方式,豐富學生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多元化,實現學習空間與生活空間融合、線上與線下活動互動、線上交流與線下學習成果互生。教師要利用線上線下立體化學習場域,聚合多維空間,促進學生的真實生活場域與學校課堂教學場域的融合,通過線上與線下活動的鏈接和互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發展空間,給學生交流、展示、表達、分享的機會,動態跟蹤學生學習與成長軌跡,在多元互動中激發學生潛能。

珍視問題,協同教研

教師是未來推動線上與線下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混合教學與教育創新變革的重要力量。學校和教師應珍視疫情期間在線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與問題,通過問題研討、專題培訓、最佳實踐及優秀案例示范,提升教師數據素養以及關鍵能力。教師關鍵能力包括:學生學習分析能力、學生發展規劃指導能力、數據驅動的精準學情分析與診斷能力、線上與線下融合的學習活動設計能力、資源開發與利用能力、教學互動反饋與評價能力等。

同時,學校要將融合、創新的多元化學習方式融入教師學習與專業發展中,通過教師混合式研修、協同教研創新,讓教師親歷新技術變革下的多樣化學習環境及多元化學習方式。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其自身學習方式,對學習的體驗、感知以及對學習的理解,都將融入教學行為中。后疫情時代,學校要通過混合研修促進教師形成真正的“學習與實踐共同體”,進而反思在線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通過引領教師學習方式變革,促進教師對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學習的理解,助力教師學法遷移,在教學相長中服務于自身終身學習與教育創新發展需要。

融合技術,創新管理

疫情時期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促進了信息技術在教與學中的應用,學校管理也應隨之變革。融合技術創新的學校管理,是未來學校變革與發展的趨勢。學校需要構建新的管理生態,實現全流程跟蹤、全過程支持,真正為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的教學改革提供測評、監測、決策支持等。

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既需要升級與優化學校教學和管理服務,也需要改變學校原先分散粗放的依賴人力投入的管理方式,將融合技術創新的全流程管理與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融入學校日常管理,實現家校互聯、攜手育人,使學校管理走向高效協同與智能創新。

學校要利用平臺支撐優化流程管理,幫助圍繞教學中心工作的多角色互通互聯,促進學校日常管理和教學管理的自動化、過程化和智慧化。針對線上與線下教學過程的多維化、立體化、線上與線下活動的序列化和進階化特征,學校需要利用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技術提供精準的教育教學管理服務。技術不僅要在學生選課管理、立體化學習活動管理、多樣化學習成果管理、動態生成的課程資源管理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撐,而且要提供智能化教學與管理平臺支持,跟蹤記錄師生教學行為與學習發展過程,并通過數據收集與分析進行智慧化評價。技術平臺要能夠智能化地跟蹤學生成長狀態,個性化推送學習資源、優化學習方式、變革管理模式,提升學校管理效能,實現“教”“學”“管”三位一體。在這一過程中,數據驅動決策,精準分析學情教情,真正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全方位支持,讓學校管理為學生全方位發展服務,真正實現全方位育人、全流程管理、精準化服務。

中小學教師在這次疫情期間的全情投入與積極探索積累下豐富而寶貴的經驗,這次疫情期間的教育探索實踐成為未來教育變革與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打通學習空間與生活空間、面對面學習與在線學習、學科學習與綜合學習,使之成為一個整體,這既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圖景,也是后疫情時代教育努力的方向。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教育 學習 教學 線上 學校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 伊人五香丁香婷婷天堂网 | 一区二区在线线欧美 | 久久精品免费观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