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史春:用好“云”工具
第12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6月15日拉開了帷幕,自舉辦63年來首次采用“云”上形式開展,在疫情限制之下可謂思路一變天地寬。其中有許多創新點值得生態環境部門學習借鑒。
在“云”上傳遞有效信息。充分利用網絡展現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成果,如生態環境部門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年度工作總結會、秸稈禁燒會等,讓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更加全面、立體、及時的了解。
用“云”直播帶觀眾走進生態環境工作現場。比如直播醫療廢物的處置過程、環境執法過程、生態環境類案件審理過程等。6月5日,安徽省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網絡上直播的一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開庭審理過程就取得了良好效果,為觀眾上了一堂環境法制課。
“云”上參觀也是值得嘗試的形式。可以通過網絡展現城市污水處理廠或企業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過程,可以聚焦城市垃圾填埋場或垃圾焚燒廠,展現生活垃圾的處理過程。“云”參觀拉近了群眾與政府的距離,同時起到環境保護教育和科普的作用。
還可以在“云”上進行互動。比如,生態環境部門針對群眾關心的話題,可以介紹如何在高考期間管制噪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維護環境秩序,樹立起生態環境部門的良好形象。網絡也為群眾舉報提供了便利的途徑,可以建立手機拍照、語音、發視頻監督舉報生態環境問題的有效機制。
生態環境部門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安排專項資金,加強與網絡企業的合作,采購必備的裝備,利用好APP、云平臺等途徑,用好“云”工具,為生態環保工作創造新的可能。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生態環境 工具 過程 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