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對西方的盤算,南太島國清楚
太平洋島國基里巴斯總統選舉結果日前揭曉,現任總統塔內希·馬茂高票連任。基里巴斯大選牽動一些西方國家神經,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前宗主國和臺灣地區在大選前動作頻頻,一邊倒地支持馬茂的競爭對手。
西方國家厭惡馬茂,主要原因是其對外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呼吁島國在國際社會用“一個聲音說話”,推動太平洋島國的“北向”方略,積極發展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平等互利合作,并在去年與中國恢復外交關系。這引起一些西方國家不快,它們紛紛調動資源支持馬茂的競爭對手,以期使該國再與中國斷交而與臺灣恢復“邦交”。
但西方國家在基里巴斯乃至整個太平洋島國地區“開歷史倒車”的企圖難以實現。中國同太平洋島國共同恪守的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合作原則,已經成為雙邊關系難以撼動的基礎。這種互利合作關系促進了各島國經濟發展,改善了大多數島國的民眾生活狀態,因而受到島國政府和民眾的普遍支持。自馬茂總統當選以來,中基雙邊互利合作發展迅速,基里巴斯經濟由過去的負增長轉而實現了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
不僅基里巴斯人民從與中國的互利合作中受益頗豐,與中國建交的其他太平洋各島國也都實現不同程度的經濟增長和改善。2018年,太平洋島國同中國的貿易額達到82億美元,中國對島國直接投資額增至45億美元,中國承擔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合同額達到150億美元。中國同太平洋島國迅速增長的經貿合作為島國民眾創造超過1.5萬個就業機會。
筆者通過對14個太平洋島國近5年的經濟數據分析發現,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近年來呈現加速分離的現象:越是與中國經貿關系密切的島國,經濟發展速度越快,增長的持續性也越穩定。如庫克群島、湯加、瓦努阿圖、斐濟、薩摩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為實現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些國家近5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均保持在3%以上,并且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也實現較快增長。
相反,帕勞、瑙魯、圖瓦盧和馬紹爾群島4個未與中國建交的島國因受政治關系影響,未能穩定地搭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順風車”,無論經濟發展速度還是人均收入都在低位徘徊,甚至仍陷于負增長狀態。
太平洋島國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分離現象表明,一些西方國家挑動太平洋島國與中國互利合作不僅損害太平洋島國來之不易的經濟發展局面,還將極大損害島國人民長期企盼的福祉。基里巴斯大選的結果恰恰說明島國政府和民眾對此十分明了,這將使西方國家的類似企圖越發難以得逞。(作者是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島國 中國 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