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黑龍江龍江縣:駐村書記的秸稈“扶貧經”
央廣網齊齊哈爾11月5日消息(記者遲嵩 通訊員高詩宇 李福山)秸稈處理一直是農村的老大難問題。直接焚燒秸稈不僅造成環境污染,更是一種資源浪費?!叭绾魏侠淼乩媒斩捹Y源,尤其是能與產業扶貧相結合?”一直是龍江縣山泉鎮平安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王新關注的重點。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蓖跣聦嵉夭榭戳似桨泊寮捌渲苓吀鞔褰斩掚x田和綜合利用情況,走訪近百農戶,拿到第一手調查資料。通過調查,王新發現:秸稈雖小,要實現資源化利用卻涉及到收集、儲存、運輸、加工、銷售等多方面力量。只有構建完整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形成產業閉環,推動秸稈邁入產業化、規?;l展正軌,才能真正將秸稈變成生物質能源。
經過認真研究與分析,王新撰寫了《關于秸稈綜合利用研究的調研報告》,下決心要把發展秸稈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謀劃平安村長遠發展的關鍵措施。王新第一時間把想法向派出單位和市駐村辦進行了匯報,得到了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巴跣?,我現在手里正好有一個關于秸稈綜合利用的資源,就看你能不能接得?。俊笔旭v村辦綜合指導組組長孫永昌拍著王新的肩膀說?!皺C會稍縱即逝,我必須要抓??!”王新信心滿滿地回答。
“光說不練假把式?!闭f干就干,王新首先做通村“兩委”的思想工作,讓大家把目光齊聚到曾經不敢涉足的秸稈處理上。同時,在市駐村辦的牽線搭橋下,王新多次與黑龍江綠齊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對接,依托平安村及周邊玉米種植面積廣闊的優勢,利用村里一處3000平方米的閑置廠房,終于把該企業引進并落戶到平安村。從來沒有跑過項目的王新,期間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與困難,讓他徹夜難眠。但他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精神,堅持邊學邊做,積極幫助企業協調市、縣、鄉有關部門爭取政策支持,主動配合鄉鎮申報村級脫貧攻堅入庫項目,把關各種申報材料,還為村集體爭取到380萬的縣級扶貧資金支持。僅用10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項目審批、廠房改造、設備安裝調試等工作。
2020年9月7日上午,伴隨著隆隆的機械轟鳴聲,龍江縣山泉鎮平安村扶貧工作隊打造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扶貧項目正式開機試生產。這個項目被王新稱作“黃金?!保鼜慕斩捄陀袡C廢物綜合利用全產業鏈出發,以“專業合作社+土地托管+秸稈綜合利用產品回收”的模式,實現了多聯產綜合利用,有效解決了秸稈綜合利用問題。項目達產后,可解決平安村周邊7個村、30萬畝耕地的秸稈利用問題,年可生產顆粒燃料1.5萬噸、飼料1.5萬噸、飼草8萬噸。
“從農業廢棄物搖身一變成為清潔能源,秸稈產業串起了一條資源節約、低碳環保、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綠色產業鏈’?!蓖跣抡f,通過“生態農業+產業扶貧”模式,不但讓貧困人口實現持續增收,防止返貧,還增強了大家的環保意識,實現了百姓富和生態美的統一。
關鍵詞:駐村書記的秸稈“扶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