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資訊
將“文明”“安全”收入行囊
——旅游業界積極引導游客文明旅游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防疫不放松,文明旅游記心中”“文明旅游,從我做起”……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營造濃厚的文明旅游氛圍,各類文明旅游宣傳語在各地景區的LED顯示屏、宣傳欄中隨處可見。
近期,國內出現多點散發疫情,發展趨勢具有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行業紛紛運用預約購票、錯峰出行、專人引導服務等方式,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保障游覽秩序,提升服務質量,引導游客將“文明”“安全”收入行囊。
文明引導 規范出游
連日來,各地景區不斷強化各項疫情防控規定,引導廣大游客文明規范出游。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袁家村安排了大量執勤人員,不斷提醒游客戴好口罩、配合測溫。“為保障游客安全,袁家村每日進行兩次全村范圍消殺工作,游客中心每半小時播報一次,提醒游客佩戴口罩等。同時,在景區各街區醒目位置設置提示牌,提醒游客文明旅游。”袁家村村委會主任王創戰介紹。
在海南三亞蜈支洲島旅游區,無紙化、實名制購票受到游客歡迎。游客在官網預訂門票后,憑身份證或掃描二維碼即可入園。景區在重點防控區域配備了紅外線測溫系統,大大提高了防疫效率,便利游客快速通行。此外,景區在基地游客通道、游客中心、娛樂項目體驗區等場所加大體溫檢測和消殺力度,著重加強文明旅游宣傳,引導游客文明出行,自覺維護個人及公共衛生。“大家現在緊繃‘安全弦’,景區有專人測溫、消毒,衛生間提供了消毒液、洗手液,重點區域也進行定時消殺,感覺很安心。”游客黃女士說。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山巖畫景區、西夏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發布疫情防控須知,提醒游客在旅游區內全程佩戴口罩,提倡無接觸購票,并實時控制游客人數和密度,引導游客保持環境衛生、文明旅游。
“請戴好口罩,掃碼進入,保持一米距離。”“八一”建軍節當天,武漢文旅志愿服務總隊的志愿者們在武漢自然博物館入口處免費為游客發放口罩,提醒大家做好個人防護。“我們還向游客宣傳防疫知識,請他們佩戴好口罩再入場,希望能夠幫助景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營造文明、安全的旅游環境。”現場一名志愿者說。
智慧旅游 助力抗疫
智慧核驗、人臉識別、關口前置……各旅游企業紛紛利用大數據和智慧旅游手段,減少人員接觸。
杭州云鯉悅酒店在嚴格落實測溫、亮碼、佩戴口罩等舉措的同時,啟用了智能機器人,以數字化手段保障酒店客人、員工的健康安全。該酒店運營總監李佳林介紹,酒店所有的外賣和快遞等都通過機器人送到客人的房間門口。機器人到達房間門口后會自動撥打客房電話,通知客人來取件,實現全程無接觸配送。
江西廬山西海風景區運用智慧景區系統“互聯網+旅游”服務平臺,在后臺對中高風險地區購票游客實行“阻隔”,做到旅游景區流量管理關口前置,嚴把安全關。景區門口增設紅外體溫檢測機器人,快速準確地檢測入園游客的體溫。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副院長鄧寧認為,通過智慧旅游借助技術手段能夠有效營造安全、文明的出行環境。建議各地利用行程碼和大數據對游客軌跡和行為進行分析,精準評估目的地、景區的疫情風險,分類、分級、分區域進行精細化管理;通過技術手段及時提醒游客進行必要防護和文明旅游,有效分流和杜絕游客扎堆,降低旅游行為導致的疫情傳播風險。
加強防控 嚴防擴散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統不斷加強疫情防控力度,倡導文明旅游,嚴防疫情通過文化和旅游途徑傳播擴散。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要求A級旅游景區落實門票預約制度,確保游客信息可查詢、可追蹤和景區的安全有序開放;落實景區出入口、主要景點等容易形成游客聚集的區域的人流疏導,防止人員瞬時聚集。“我們還要求旅行社對旅游產品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合理確定團隊人數,科學安排旅游活動,避免游客聚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說。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從加強進出島旅游管控,堅持預約、限量、錯峰制度,嚴格酒店賓館和鄉村民宿防控措施等方面全面加強疫情防控,要求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不得組團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旅游,不得開展前往中高風險地區的“機票+酒店”業務,文化和旅游場所不得接待中高風險地區游客。
云南省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致廣大游客及文化和旅游從業者的疫情防控倡議書,倡導游客文明旅游,養成健康習慣,主動配合疫情防控期間的游覽組織方式和應急處置,進入旅游景區和文化活動場所提前主動配合登記、體溫測量和防疫健康碼核驗。
(采訪組成員:唐伯儂 吳健芳 林雯晶 陶李 程芙蓉 任麗 執筆:唐伯儂)
編輯:程梓恒
關鍵詞:旅游 游客 文明 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