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政協委員自主調研紀行之二

近鄉情不怯

——金融科技與鄉村振興之間缺“翻譯”?政協委員:“都讓一讓,我來!”

2021年08月17日 09:50  |  作者:崔呂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近鄉情不怯(501813)-20210817093152

“抱歉,領導們,因為后面還要趕路,所以上午11點無論大家聊到哪兒,我們都得發盒飯。”負責會務的工作人員聲音微顫,會還沒開就要提示大家領盒飯的事,擱誰都需要心理建設。

2021年8月的第一個周日,早上7點半開始拎包趕路,8點半之前,全國政協委員自主調研組成員,必須趕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煙墩路上的中科大國際金融研究院會議室。會議室設有大屏幕,屏幕那頭,兩位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而無法到達現場的委員專家,已經對著屏幕吃完早飯了。

“很好!很豐富!”拖堂聊了近3個小時,幾乎沒人離席,當盒飯時間壓哨而來,高等學府的會議桌秒變餐桌,委員、學者、企業代表以及地方上的同志,人手一份盒飯開動了。

紅燒肉,綠葉菜,噴香大米飯,碧清綠豆湯,土地饋贈與農民辛勞,成就了大家舌尖上的滿足。而這場會議討論的焦點——涉農金融服務,本應是與種子、農藥、肥料一樣唾手可得的尋常之物,原理簡單到城里姑娘小伙買個東西都會用上的工具,卻被農民兄弟貼上了“高級”“難得”的標簽。

這對嗎?

把金融活水引到地頭去,“三農”要挖好“可信渠”!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農村金融至少有3萬億元的資金缺口。按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示的“我國居住在鄉村的人口有5.098億”計算,每位農民需要借5800多塊錢。

隆平高科監事會主席彭光劍為了和全國政協委員座談,頂著酷暑從湖南特地跑了趟合肥。彭光劍和參加座談的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原院長方兆本并不認識,但兩個人不約而同,談到了同一件事——要讓農民能貸到款,先得搭個平臺。

什么平臺?

彭光劍認為這是個開放的生態圈,比如打造“好種好糧+核心糧倉+金融服務”相互支撐的“鐵三角”。

方兆本也談到了生態圈,但顯然,他說的這個圈子更大一些:“這里得有孵化器、金融科技企業、大的投資機構和傳統銀行?!?/p>

搭平臺的目的是信用歸集,這有點像早年間孟加拉人尤努斯的法子——帶上錢,騎自行車到鄉村去,只要親友街坊說這個人不錯,尤努斯就會借錢給他,哪怕他只需要1美元。基于這種嘗試,2006年,尤努斯與他的孟加拉鄉村銀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那么,相較于尤努斯的車輪子,當前的“熟人圈”+科技手段,也能讓信用“長出牙齒”吧?

“現在看還遠未實現?!?945年生人的方兆本早已桃李滿天下,這些天他從自己學生那兒聽說,金融科技創新服務“三農”過程中,還是躲不開缺少征信記錄、無法做個人畫像這些“老掉牙”的問題。

“我倒覺得,單一客戶授信這條路走了這么多年都沒走順,咱們就該換種思維,比如鄉村振興基本上是一村一業,金融機構根據具體產業是不難設計產品的,可不可以嘗試整村畫像、整村授信?”從印尼到肯尼亞,在信用信息碎片化的農村,方兆本看到了不少金融科技發揮作用的案例,“這些他山之石,我們能不能借鑒?竭盡全力將監管者、從業者和被服務者及其產業鏈拉到一個平臺上來,當前我國在多地試水的‘信易貸’就是這個思路?!边@是方兆本的建議。

“數字金融不普惠,普惠金融不數字”?

即便是還未“長出鋒利牙齒”,金融科技服務鄉村振興至少已過“萌芽”期。那么,它們的“農活兒”又干得咋樣?

某持牌互聯網銀行行長楊德明說,靠著數據的精準畫像,過去兩年多,2萬多名農戶通過全線上申領、隨借隨還,從他所在的銀行獲得貸款超10億元,人均獲貸5萬元左右。至今為止,這些貸款逾期率不到5‰,暫無不良貸款。

“來你這兒貸款的農戶,年化利率多少?”面對走訪組成員的“明槍暗箭”,楊德明沒回避:“雖然科技帶來了高效,但民營互聯網銀行并不在能使用支農再貸款等低成本政策資金的銀行范圍里,資金成本高,目前農戶貸款年化利率是7.82%(人民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4.35%)左右,但我們也在盡力壓降自身盈利空間,爭取讓利于農?!?/p>

數字化的金融服務不普惠,那么普惠金融的數字化轉型之路,是否也遇到障礙了?

“大銀行賺錢多,有數字化改造的積極性,地方上的普惠金融機構主體,在縣域范圍內主要是農商行和擔保公司,本身體量就小,賺錢也少,數字化水平跟不上,越是跟不上,經營成本就越降不下來。有個縣里的擔保機構,注冊資本2億多元,員工20多個人,一年下來光是人工成本就得300多萬元,成本與收益之間弄好了也就是打平手?!眮碜缘胤浇鹑诒O督管理局的同志挺摸門兒。

數字金融不普惠,普惠金融不數字,但這并沒攔住突圍者的腳步。

“昨天下鄉時,有農戶談到想借錢又借不到,當時周主席(即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看了我一眼,這個目光恐怕我終生難忘。從村里回來的車上我們就合計,能不能更快地實現數字金融普惠化?!泵缑人诘钠髽I,在金融科技領域頗具代表性——有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技術,有助力鄉村振興的愿望,對“三農”市場有期許,還有“腿”——持牌小貸公司,甚至還愿意拿出相當一部分自有資金做無息貸款,試試涉農金融需求的“水深”。

“把5000萬元的無息貸款撒在鄉村市場之后,我們有兩種特擰巴的感覺。”用苗萌的話說:一方面,有些農戶希望探索走網紅直播帶貨那條路,無息貸款對他們來講是如虎添翼,而這樣的幸運者一旦多起來,5000萬元很快就成了“毛毛雨”,無法覆蓋更多需求;另一方面,在前期扶貧捐助和后期農戶回訪中,他們發現,還是有一些農戶等靠要,無息貸款很可能被他們轉存銀行吃利息,等于是把到手的漁竿又變成了魚。

“我倒有個建議,數據安全法馬上要落地了,政務數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據與金融機構之間是存在互動可能的。如果能把散在田間地頭的數據依法收集,再推給金融機構,是不是就能幫它們分辨客戶了?”來自基層的干部總能相互啟發。

“政務信息推送給金融機構,收不收費???”聽到這兒,周延禮插了話。

“政府做的事,肯定不收費。”這位同志回答。

“這個想法好,如果能做起來,不僅服務了農戶,也服務了金融機構!我還建議,地方政府在支持金融機構搞鄉村振興時,這個數據推送要針對性強一點,不能東拉西扯、一堆碎片,讓干活兒的人拿著數據再去拼圖,那就耽誤時間了,所以說政務服務既要前置、更要精準?!敝苤飨胭澝牖?。

“我也問個問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在工商管理局注冊,還是在鄉村振興局注冊?”作為這次走訪組的組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也插了話。這種交流方式在別處不多見,但在調研走訪路上,委員們一直有兩條說在前頭的規矩——你們別穿靴戴帽,我們會隨時插話。

“肖組長”插話后,大家開始交頭接耳,有的說自家能管,有的說不知道該誰管。

“比如一個種糧大戶,有300畝的種植規模,又雇了幾個幫手,他是經營主體。現在無論是工商局、鄉村振興局還是農業農村部,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有扶持政策,可如果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種糧大戶和衙門口可打不起這交道?!贝蠹疫@才反應過來,“肖組長”話里有話。

“金融服務要‘往下走’,把‘三農’需求往上抬!”

“我其實特別贊同大家的觀點,也贊賞大家的嘗試。地方上的普惠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面臨成本壓力,同時按照相關要求它們還不能到外面去展業,要幫它們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應跳出金融說金融、做金融,否則是找不到出路的。我認為應強調科技賦能,當科技很自然地嵌入‘三農’的任何一個場景下,比如育種、化肥、糧食烘干、銷售,還有土地流轉、保險等內容全部實現了數字化,整個生態都可以做數據分析了,普惠金融不數字的問題是不是就好解決了?要搭建這一生態,地方政府要有擔當,要立足本土,培育一批具有科技實力且了解本地農業特色的科技公司。”提出問題,并給出解決問題的思路且可實操的建議方向,是“肖組長”走訪路上的一貫風格。

那么,數字金融不普惠,又當何解?

“個人認為應該搞報銷制,數字化轉型后的金融機構在符合國家政策前提下,將成本較高的資金貸給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或小微企業,可以據此向人民銀行申請成本較低的再貸款。其實現在扶農政策很多,為了讓金融機構有動力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這些年國家想了不少辦法,比如普惠型小額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央行定向降準等,問題是互聯網銀行有些好政策還享受不到,因此建議進一步研究擴大央行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的范圍和方式,鼓勵金融機構用足政策,放手去干?!庇捎谡f的全是干貨,肖鋼的發言變成了現場授課,“學生們”都忙著記筆記。

“要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態,我看現在還有一個痛點,那就是數字鴻溝。原來我們擔心村民不會用智能手機,這回到村里一看,大家都會用App,這是好事,但如何通過智能手機讓自己和省里、全國的農戶、涉農政策和服務連在一起,這還真的需要宣傳、普及和教育?!弊ゾo時間,周延禮按亮了話筒。

“干啥都需要錢,但不能說咱們自己的短板都不補,直接就找銀行伸手,從這個角度說,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還真得在粗糧細作上干出點成績讓大家看看。當然,銀行在授信與風控方面也得向前一步走。有個企業家告訴我,賺錢的時候找銀行借點錢,積累上信用,到缺錢的時候貸款用。這其實是個老問題,但需要新的、管用的解決方案?!弊鳛槿珖f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同時作為中科院院士的鄭永飛,開了個意味深長的玩笑。

“金融服務要往下走,把‘三農’需求往上抬,不能互相怕,搞成‘近鄉情更怯’,事實上,這兩者結合得越好,農民的日子就越舒心。這次走訪能深入農村,還能聽大家說真話實話,我特別滿足。只有農村發展起來,大循環才能打通梗阻。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是在坐而論道,而已經是起而行之了!”除了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這個身份,全國政協委員張野還是個“背包客”,他喜歡利用各種休假時間搞鄉村調查,相比獨自走訪的思與辨,用張野的話說,這次走訪加座談“更解渴”。

“由于時間關系,線上線下還未發言的3位同志每人只有5分鐘時間,先請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先生發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兼會議主持人張增田這一上午不時在看表,好幾次他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打斷大家的交流。不過對于最后一位線下發言嘉賓,以及從一早就在線,等到中午才發上言的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霍學喜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主持人嚴格行使了時間把控權,以至于3位“大咖”事后均找到我們,又暢所欲言了一番。

“吃飯時間也可以交流……”盒飯“進行時”,大家已經熱烈地討論起來,我們再次聽到主持人張增田的聲音——他沒有按亮話筒,好像生怕再打斷誰的發言一樣。

編輯:秦云

關鍵詞:金融科技 鄉村振興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激情婷婷丁香综合基地 | 在线亚洲欧美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中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听筒婷婷色色激情五月 | 制服丝袜亚洲日韩欧美在线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