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減稅紅利讓中小企業輕裝上陣
——細數中小微企業減稅這一年
“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需要再幫一把。”猶記得2021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要加大幫扶市場主體力度的堅定語氣,特別是針對中小微提出要繼續優化和落實相關政策,當時迎來陣陣掌聲。
回望2021這一年,在各項稅惠政策下,中小微企業的獲得感如何?展望新一年,稅收政策還有哪些可期?聽聽來自企業的聲音。
疫情下
稅惠紅利為中小微添馬力
2021年12月27日,全國財政工作視頻會議召開,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亮出了2021年全年減稅成績單,“2021年,我國優化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達到1萬億元。”
2021年全年上萬億元的規模,是我國繼續實施減稅最好的驗證。正如受訪的多家中小微企業表示,在近兩年復雜的經濟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反復下,稅惠紅利已不僅僅是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緩稅政策就是一場及時雨,解了我們資金上的燃眉之急。”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陳順儀對記者說。據了解,陳順儀所在的企業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熱燙印材料、熱轉印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臨近年底,受“后疫情時代”影響,再疊加原材料、物流等相關環節成本上漲因素,企業“年關難過”。
在國家稅惠政策的扶持下,在當地稅務局一對一精準輔導下,企業順利享受到了延緩繳納稅費政策,緩繳各項稅費388萬元,為企業的資金周轉、擴產提效發揮了積極作用。
“資金就意味著發展潛能,緩稅政策給了我們更大的騰挪空間,這對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來說是‘及時雨’一樣的好政策。”陳順儀說。
“我們去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西部大開發等稅收優惠政策,共減免企業所得稅700余萬元。同時,作為制造業中型企業,還緩繳了150萬元左右的稅費。”近日,剛完成2021年12月的納稅申報,重慶神斧錦泰化工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余華超為記者算了一筆減稅賬。
重慶神斧錦泰化工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乳化炸藥生產及銷售,用于爆破等工程。近年來,在減稅降費的支持下,公司在專利、生產技術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稅惠紅利又給我們加了馬力,我相信有好政策加持,中小民營企業這股創新的勁兒不會松掉,經濟形勢會越來越好。”余華超說。
占據市場主體大多數的中小微企業,不僅關涉民生就業中的你我他,更關乎經濟發展的總盤子。“稅收政策的持續紅利為企業減了負擔、添了活力,我們也有信心發展好企業,為保就業出好力。”陳順儀最后說。
育新苗
稅惠助新業態小微拔節生長
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日趨復雜國際環境帶來的影響,國內及國際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但我國市場主體仍然表現出很強的韌性。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開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市場主體已達到1.5億戶,企業活躍度保持在70%左右。而其中,稅收作為重要的杠桿正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調節作用,并在助力新興市場主體發展和激活市場主體活力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為重慶首個裝備出口B2B跨境大數據服務平臺,重慶領工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領工云商”)打造的工業大數據優選平臺,專注于為國內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領域用戶提供跨境工業大數據服務,鏈接雙方需求,利用新科技助力企業出海。
“公司持續發展壯大,得益于大刀闊斧的改革,也離不開各項政策的支持。”領工云商運作支撐總監田玲告訴記者,2019年,公司逐步終止以交易為主的傳統電商運營模式,轉而打造以工業大數據為運行基礎的平臺服務運行模式。然而建立供應商與工業品的優選平臺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的投入,這對當時成立僅3年的領工云商來說絕非易事。
“很幸運在轉型期遇上國家不斷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充盈了我們的資金流,讓公司迎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田玲介紹說,2021年,國家加大對科技創新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公司全年享受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等各項稅費減免近43萬元。如今,轉型成功的領工云商已與全球20多個國家建立了業務往來。
上海市楊浦區是國家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在這里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青年創客。畢業于同濟大學的王偉博士,2021年獲得了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他提出的水中痕量貴金屬全回收解決方案獲得了專家評委的一致認可,也在其創立的上海愛侖倍思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客戶中獲得好評。
回憶起創業初期,作為初創型科技企業,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王偉說:“2021年,國家對制造業企業支持力度加大。10月我們提前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11月趕上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政策,節約下來的資金都投入到材料及配套設備的研發中。”
同樣選擇創業的還有上海素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崔璨,“公司成立于2019年年底,創業初期便遇上疫情,原本十分擔心企業難以堅持。慶幸的是,一路上我幾乎享受到了所有稅收優惠政策,特別是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的月銷售額從10萬元增加到15萬元,為我們免去了不少稅款。”
充滿活力的中小微是創新創業的主陣地。“對于我們這些新興業態的中小微,我們切實感受到了稅惠紅利。工業互聯網經濟前景廣闊,希望國家繼續加大對新業態、新經濟以及科創型小微企業的支持。”田玲表示,公司接下來還將優化平臺算法,繼續拓展海外市場,努力實現東南亞全面布局,在未來兩年左右,實現中亞和西亞的布局。
“穩 準 新”持續發力
更大減稅紅利可期
回望2021年,繼續執行降低增值稅稅率,實施留抵退稅等制度性減稅降費……地方落細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持續實施制度性減稅,穩定市場的預期和發展信心,突出了一個“穩”字。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基礎上再減免……針對小微企業精準發力,突出了一個“準”字。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著力加大制造業稅負優惠力度,激發企業科技創新熱情,突出了一個“新”字。
正如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經過“十三五”期間大規模的持續減稅,經政策效應分析,減稅降費對于經濟多方面的貢獻是顯性的,有針對性精準施策延續有效的減稅降費措施,可以助力經濟行穩致遠,也有助于為市場主體創造更優的可持續性發展空間。
而按照中央要求,2021年減稅降費不搞急轉彎,不踩急剎車,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降費,在“穩、準、新”上發力。這不僅優化了稅收營商環境,切實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也激活了市場活力,2021年成果滿滿。
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會議提出,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幫助他們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
“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增強市場主體活力”也位列2022年財政工作六方面重點之首位。劉昆在全國財政工作視頻會議上就指出,2022年,要嚴格落實國家出臺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確保減稅降費政策紅利落地。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實施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獎補政策,繼續實行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新增支持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鼓勵地方安排中小企業紓困資金。
“2022年市場主體面臨的壓力依然較大,有必要出臺新的減稅政策提高市場主體的抗風險能力。同時,要體現結構性和精準有效性,即尤其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樊勇表示。
可以預見,中小微企業更大減稅紅利新一年可期。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1月14日 第 05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減稅 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