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 聞 >時政
為子孫后代留下美麗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推動國土綠化紀實
“生態等到污染了、破壞了再來建設,那就遲了?!绷暯娇倳浾Z重心長,“對于那些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絕不能手軟,不能搞下不為例,要防止形成破窗效應。”
生態環境需要保護,生態警鐘需要長鳴。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論斷,持續轉化為新時代中國的生動實踐。
綠色的未來——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億萬中國人踔厲奮發、播種綠色,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年2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報告顯示,氣候變化的影響和風險日益增長,升溫形勢會讓世界在今后20年面臨多重氣候危害。
面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危機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p>
有中國主張,更有中國擔當、中國行動。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需要中方付出艱苦努力?!绷暯娇倳浾f。
既要做好碳排放的“減法”,也要做好“擴綠”的加法。
作為《巴黎協定》的積極踐行者,中國向全世界承諾: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為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绷暯娇倳浽捳Z堅定。
這是不斷擴大的綠色版圖——
內蒙古達拉特旗官井村位于庫布其沙漠腹地,30多年前到處是明晃晃的沙丘。
如今,一棵棵挺拔的楊樹、柳樹拱衛著房舍農田,一望無際的沙柳林、野地里的花棒環繞著村莊,與遠處起伏的沙海相映成景。
黃沙退卻,綠色鋪展。
在沙區群眾不懈努力下,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年均縮減2424平方公里,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歷史性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完成造林9.6億畝。森林覆蓋率提高2.68個百分點,達23.04%;森林植被總碳儲量凈增13.75億噸,達92億噸。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以視頻方式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時說,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未來的國土綠化行動如何推進?如何更好為人民植綠、為群眾造福?
習近平總書記指明方向——
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堅持科學綠化、規劃引領、因地制宜,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久久為功、善做善成,不斷擴大森林面積,不斷提高森林質量,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2021年《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公布,我國所有森林和草原都將擁有專屬守護者。
同年,《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印發,為下一步造林綠化“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提供指導。
剛剛閉幕的北京冬奧會精彩絕倫,讓人贊不絕口。微光火炬、氫能大巴、“綠電”供應,綠色低碳成為一大亮點。
“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北京的清潔能源有不少是來自“風的故鄉、光的海洋”張家口。未來,冀北地區每年還要向首都北京輸電,提供北京年用電負荷的20%左右。
“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要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培育生態道德和行為準則,開展全民綠色行動,動員全社會都以實際行動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為生態環境保護作出貢獻。
作為新興的“車輪上的國家”,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過350萬輛,同比增長1.6倍。不僅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三四線城市甚至鄉村,生活垃圾分類都正在成為生活新風尚。
少用一張紙巾、少用一次性筷子,多乘一次公交、多蹬一次自行車出行,制止一次“寧剩勿光”聚餐、力行一次“光盤行動”……更多綠色,點亮中國人民的生活。
眾人植樹樹成林。習近平總書記道出真諦:“一起參加義務植樹,就是要倡導人人愛綠植綠護綠的文明風尚,讓大家都樹立起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責任意識,形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p>
如今,人們踴躍參與義務植樹,義務植樹的盡責形式也擴展到撫育管護等八大類50多種,“云端植樹”“碼上盡責”讓隨時、隨處、隨愿盡責逐步變為現實。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億萬中國人正以更加深刻的歷史主動和接續拼搏的奮斗姿態,呵護培育綠水青山,建設更加美麗的綠色家園!(記者胡璐、高敬、王立彬、侯雪靜、趙旭)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習近平 總書記 生態 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