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讀書>書評
“兩個結合”標注了馬克思主義發展新高度
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地豐富發展。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黨和人民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在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將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實踐相結合,深刻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變化;將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與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實踐經驗相結合,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與我們黨執政實踐經驗相結合,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思想;將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與人類社會發展的現實相結合,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共建“一帶一路”等新理念新思想新倡議,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老祖宗”,又講了很多新話,升華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續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
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善于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從中華民族最深沉、最深厚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優秀傳統文化,從國家戰略資源的高度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從推動中華民族現代化進程的角度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要歷史文化背景和思想資源,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內在的契合性,都具有開放性、辯證性和與時俱進的特征。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思想、知行觀、義利觀、大同理想、民本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念具有一致性,不僅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歷史文化土壤中長出參天大樹,而且為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創造了條件。黨的百年奮斗突破了近代以來制約中華文明發展的一系列瓶頸,實事求是、小康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因素通過推陳出新獲得新的時代表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深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精華,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自覺傳承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所展現的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融會貫通起來,不僅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還緊密結合了中國的具體實際,更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明底色。
“兩個結合”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質,深刻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新發展的內在機理,從廣度和深度上大大深化了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規律性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兩個結合”的典范,賦予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作者系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原院長、黨組書記)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9月02日 第 08 版)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優秀 傳統文化 發展 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