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領導>萬 鋼>要聞
就“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 萬鋼率調研組到上海調研
記者 高志民
9月13日至1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率全國政協“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專題調研組到上海調研。
調研組赴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同濟大學、復旦大學等地,實地調研了解上海“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情況,并召開座談會,聽取上海市情況介紹,進行互動交流。
萬鋼表示,上海市不斷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圍繞科技成果評價“評什么”“誰來評”“怎么評”“怎么用”做了很多工作。創新策源能力是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標志,是衡量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是否建成的重要依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學、具有實操價值的科技評價指標體系。科技成果的產生是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市場推廣的全過程,本身是多層次、多樣化的,要堅持打造質量、績效、貢獻多維度評價體系。判斷一項科技成果行不行,最直接的方式是讓市場作為科技成果評價的主體,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實到產業發展上,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建設高水平技術交易的市場。第三方評價發揮作用對科技評價體制改革很重要,可以改變目前決策、立項、組織和評價不分家的做法。重大項目實施過程要有獨立的專家評估和監督,項目成果要由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驗收。
15日,調研組成員繼續前往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華東理工大學開展調研。
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曹健林擔任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全國政協常委楊衛、徐平,全國政協委員叢兵,丁奎嶺、周強、周桐宇、龔新高、藍閩波參加調研。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