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意大利“錘頭”無人機:原型被贊“空中法拉利”
“錘頭”性能不俗
由P.180“前進II”型機改進而來的P.1HH “錘頭”被定義為中空長航時情報監視與偵察(ISR)無人機。在氣動布局方面采用了中單翼,主機翼較之傳統的飛機后移,翼梁不穿越機艙,有利于發揮空間優勢。獨特的三界面設計將無人機的T型尾翼和機頭上兩側各一個的固定式魚鰭形上反角前翼以及著陸襟翼完美的整合在了一起,這種布局有利于提升飛機的整體飛行性能。與此同時,該機采用的襟翼可配合主機翼上的襟翼一同展開,可減少機身尾部的負荷。“錘頭”的低阻層流維持在50%翼弦上下,而翼弦在20%025%上下的常規牽引式渦輪螺旋槳飛機的渦旋槳洗流會對機翼上的氣流產生較大擾動。此外,由于該機的螺旋槳和發動機進氣口位于座艙兩旁,其內部噪音要低于常規渦槳發動機飛機。
動力系統方面裝備了由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產的2臺PT6A-66B半月形五槳葉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分別位于機身中部兩側的大展弦比主機翼上,槳葉朝向尾部,發動機噴口朝前,每臺發動機可產生850軸馬力。
“錘頭”無人機的翼展為15.6米,長于P.180“前進II”的14.03米。機身長度為14.41米,高度3.98米,機翼面積18平方米,T型尾翼翼面積3.83平方米,上反角前翼翼面積為1.3平方米,機翼均可拆卸,以便于地面運輸。載油方面,該機安裝了容量更大的油箱以便長時間遠距離飛行,具備更出色的穩定性和作戰靈活性,較之其他的擁有相同航速和航程的中小型噴氣式飛機來說在節油效率方面更為突出。另外,“錘頭”無人機上面加裝的智能化遙控系統使其本身具備自主起降能力。處于常規飛行狀態時,操作人員在地面控制站通過數據鏈和通信設備對無人機進行操控,以確保所有飛行活動的順利進行。
“錘頭”無人機的機載系統方面由機載控制管理系統(VCMS)和任務管理系統(MMS)兩大部分組成。機載控制管理系統(VCMS)通過機載數據鏈接收來自地面控制站的指令,并能夠調節空氣動力學控制界面,在三余度飛行控制計算機和多用途遙控多通道伺服界面單元的幫助下對機載設備進行控制。機載控制管理系統(VCMS)本身包含一套三余度慣性導航系統和空中數據探測器,對無人機的位置、高度和數據進行管理。同時,該系統配備了自主起降系統。
任務管理系統(MMS)對機載傳感器、視頻和數據、通信信號等實行管理,是該機情報偵察與監視的職能核心。任務管理系統的傳感器部分包含由美國前視紅外公司生產的Star Safire 380HD高清晰度熱成像傳感器和意大利塞萊ES公司提供的Sea spray 7300 E型機載雷達。無人機上的飛行控制計算機(FCC)負責對整個飛機的動力系統進行調節,使用來自發動機和螺旋槳的數據來驅動渦輪和螺旋槳調速器。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意大利“錘頭”無人機 空中法拉利 “錘頭”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