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周恩來總理侄女周秉建:家庭教育要尊重孩子
全國政協委員、周恩來總理侄女周秉建為中國夢點贊。人民政協網記者 周小璐 攝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2日(記者 周小璐 見習記者 楊月)“現在我有空就回內蒙古。”12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周恩來總理侄女周秉建在接受人民政協網記者專訪時憶起了自己的插隊歲月,對當前的家庭教育、家風培育及黨風建設也表達了自己的鮮明觀點。
廣闊草原讓夢想扎根
周秉建告訴記者,現在自己有空還會時常回到內蒙古。回憶起當時那段插隊經歷,她表示,雖然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存在一些差異,氣候惡劣,冬季時常低至零下三四十度,但牧民的淳樸善良和寬廣遼闊的草原給了她夢想扎根的土壤。
這段經歷成為周秉建青少年時期最為珍貴的記憶。吃苦耐勞,謙虛謹慎,不僅從課本上、從家人的言傳身教中,更從現實生活和每日的耳濡目染中成為她的生活習慣。
“四十多年前,‘風吹草地見牛羊’是比較常見的情景,只是后來,草場逐步被大規模開墾,土地沙化嚴重,導致現在的北京氣候都受影響。”周秉建惋惜地說,當時住過的地方,包括放牧的草場,很多都已經找不到了。
家庭教育回歸簡樸
說起兩代人的教育方式,周秉建認為還是有較大差異的。
五六十年代的社會風氣普遍都很淳樸,大環境很好,對孩子的教育很簡單,對孩子品德的培養也會比較具象。比如,教育小朋友之間互相友愛,愛護學校桌椅,上車要讓座,不隨意摘折公園花朵。孩子的世界簡單而純真。
現在,學校、家長普遍都在教育孩子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黨愛國家。“這當然是必要的,但有時不免因為過于宏大而落不到實處,也就是說,很多思想方面的引導工作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接受程度。”
此外,功利現象還依然存在。“據家長反映,義務教育課程中的個別內容不在課堂上講,而是在課外講,且收取費用,這必須由教育部門去改。”同時家長也存在某種攀比心理,給孩子們施加了攀比分數和排名的太多壓力。
“大家長”的言傳身教
雖然出身在一個他人眼中的“特殊家庭”,伯父也對她疼愛有加,但在周秉建的心里,“我也是一個很普通的人”的觀念根深蒂固。
周秉建說,從親情角度而言,周恩來總理是她的長輩和大家長。在伯父以身作則的引領下,整個大家庭的氛圍也相當和諧融洽,老幼互敬互愛,同輩寬容友善,互謙互讓在整個大家庭中蔚然成風。
說起這位“大家長”對自己的教導,周秉建回憶,從上中學到插隊,她與伯父交流的機會逐漸多了起來。在得知周秉建要到內蒙古牧區下鄉的消息時,周恩來總理高興地對她說,“我堅決支持你去內蒙古安家落戶!”還囑咐她要過好生活關,向當地蒙古族牧民學習,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對周秉建在牧區的優秀表現,周恩來總理在贊賞的同時,不忘叮囑她切忌驕傲。
做事認真,嚴于律己,是周家一貫的傳統。在周恩來總理的教誨和影響下,周家的孩子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么特別。周秉建也一樣,每天做好自己,勤勤懇懇腳踏實地。每當別人評價“你們周家人不錯”時,她就感覺這是對自己最大的褒獎。
家風家教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社會風氣。“每個父母都給孩子做好榜樣,每個家庭都和美有德,社會公德才能整體推進。”周秉建說。
談及當前“四個全面”中提到的“全面從嚴治黨”的問題,周秉建鮮明表示,腐敗問題會腐蝕黨和國家的執政機體,必須依法嚴懲腐敗,必須常抓不懈,形成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整體合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編輯:羅韋
關鍵詞:周秉建 孩子 周恩來 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