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張紅健:先塌者先建 山西大有明天
全國人大代表、晉美工商管理專修學院院長張紅健。楊茜攝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3日訊(記者 郭蕾 楊茜)在3月12日下午山西團審議“兩高”報告的全體會議上,一位來自基層女代表的發言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面對山西去年的塌方式腐敗問題,晉美工商管理專修學院院長張紅健代表卻在其中看到了希望,她說,“我們要提振信心,知恥之后當有大勇,山西大有希望。”
針對落實執行《立法法》,張紅健提出一個建議,建議把山西建成良法善治試點省。“昨天我全文整理了王歧山書記在山西團的講話,王書記說了一句話‘在政治塌方方面,山西有可能只是先走了一步’,‘要提振信心,山西大有希望’。”張紅健談到,前一天休會時,她再次認真學習了王岐山書記的講話,“在這里,我有三個思考:第一,山西能否在重建秩序、重建道德、重建生態方面也先走一步,實現先塌者先建?第二,提振山西廣大干部與社會民眾信心的撬動點是什么?第三,說山西大有希望,我們的希望從何而來?”
張紅健在發言中談到,在前兩天的小組會上代表們曾經討論過將山西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圈的問題,3月11日的新聞報道顯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已經完成,將于3月底之前公布,規劃之細,力度之大超出人們的想象。同時,十三五規劃的一個重大研究課題《打造上海大都市經濟圈》也已經公布。“我們每一個人都見到過‘東部大開放、西部大開發’的中央政策,也曾經感慨過山西即不在東也不在西。此次,山西政治塌方,全民羞恥,這是不是我們山西獨有的一次轉危為機的大好機會?因為我們山西先行塌方,塌方之后是不是要清掃環境,重新建設,我們能否做到先塌者先建?我們山西的文化底蘊體現在每一個人身上,這種底蘊表現出來的是懂榮辱、知羞恥,我們能否做到知恥之后有大勇?”
一連串問題的提出,讓張紅健的發言在會場上引起了代表和記者的關注,接著,她提神振氣地提出建議:“歷史賦予我們山西的機會并不是太多,如果山西省委能夠在中央提出要求之前先行提出‘建設良法善治試點省’,也許這是提振全省干部和群眾信心的有為之舉。山西有個大寨,全國農業都學大寨;現在山西有個右玉,經過幾屆領導堅定的改善環境的信念,現在建成了全國知名的綠色生態縣,我們的現實中有榜樣,只要下決心做符合自然規律的事就一定能做成,只要從內心真正希望陽光使用權力,那么權力一定會在陽光下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大放光明!”
張紅健接著說,提振信心的基礎是彼此信任,你信我,我信你,你我彼此才會有信心。全世界的人都喜歡清明的政治與政府環境,也都喜歡清晰的顯規則,而不是你知我知的潛規則。“山西的中產階層數量這幾年在悄悄地不斷擴大,這部分人是和市場、和經濟結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這部分人中大多數是理性的,內心是安靜的,生活是簡潔的,他們在精神層面有著更高的追求。”張紅健介紹到,在她的學校累計有5000多名全省的中小微企業的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也屬于李克強總理提到的“大眾創業”的中小微企業,學校已經運行15年,學員的企業運行狀況及他們的心里追求,她和她的團隊是了解的,“這些人對政府的訴求真的不多,他們只是希望不卑不亢地按市場規律、按社會發展的規律生存,他們希望政府在引導社會進步的時候,推出的是一種引導性的政策與平臺,而不是一個企業或一個人。應該用政策與平臺培育優秀的企業與杰出的人才。”
張紅健接著說,這樣的政府與政策才會贏得人們的信任,這樣的政府也是真正貫徹落實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的精神的政府,這樣的政府也才是真正的大破之后有大治、大恥之后有大勇的政府。因此,她建議山西省委省政府合力向中央申請,將山西設立為“良法善治試點省”,與全體干部群眾一起打造人杰地靈的文明強省。
發言最后,張紅健激動地說:“高壓反腐與良法善治是兩只手里的兩個強大的武器,兩手都要抓都要硬,社會的信心才能真正提振起來。克強總理說:大道至簡,山西的生態從治理腐敗、修訂良法、勤于善治抓起,塌方后重建的家園一定會更好!”
張紅健說,“制度的好壞、善惡是由歷史來評價的,只有良法與善治的有效結合,才能從根本上提振全體山西人民的信心,才能乘“大破與大恥”之風,借“大勇”之力,結“大治”之果,才能真正建成人杰地靈、富裕文明的新山西。”
“我希望在山西的史冊上,能夠記錄下政治塌方后新一屆省委班子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張紅健的臉上,記者仿佛已經看到了山西不久后重建的陽光。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兩會 張紅健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