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兩會要聞 兩會要聞
科技部部長萬鋼:政府不再直接介入科技項目具體管理
原標題:用“改革”和“創新”雙輪驅動助推科技發展——科技部部長萬鋼答記者問
“改革和創新是科技發展的兩個輪子。改革是為了釋放創新的活力,創新是為了增強發展的動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要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科技部部長萬鋼11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就改革和科技發展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組織編制好“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
“2014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是科技改革發展過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無論是科技發展方面,還是科技改革方面,都是‘蠻拼’的。”萬鋼一連用8個“蠻拼的”形容我國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產業發展、重大專項的任務落實、農業科技創新、科技惠民、大眾創新創業和科技改革方面取得的進展。
他舉例說,生命科學和基因工程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鳥類起源研究成果列入《科學》雜志十大科學突破;國內有效發明專利預計達到66萬件;超級雜交水稻百畝片畝均產量超過1000公斤;高鐵走出國門,相關技術持續發展;新能源汽車到去年年底保有量超過12萬輛;互聯網產業、電子商務、社交平臺快速發展;數控機床的產品銷售和應用新增產值達170億元;創新醫療器械的示范應用達到10余萬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星火逐漸成為燎原之勢……
關于“十三五”科技創新的方向,萬鋼說,要面向國家長遠發展,強化創新驅動發展的頂層設計,組織編制好“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
他說,“十三五”規劃制定要加快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并在面向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凝練一批對國家戰略任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有重大促進作用的科技項目和工程。
萬鋼說,“十三五”期間還要扎實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加強創新的政策環境建設,積極營造開放合作、良性互動的氛圍,以全面實現規劃綱要,建設創新型國家所確定的各項目標。
政府要退出科技計劃具體項目管理
去年底國務院頒發了《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進展情況如何?對此,萬鋼說,改革重點就是針對科技計劃進行頂層設計、強化分類資助,逐步打破條塊分割,加強統籌協調,建立中國特色的以目標和績效為導向的科技計劃管理體制。
他說,現行的科技計劃出現了缺乏頂層設計、統籌協調不夠、資助方式不完善等問題。中央財政支持的各類科技計劃由近40個部門管理,有近百個計劃渠道,資源碎片化問題突出,科技人員多頭申請,跑項目負擔特別重。
萬鋼說,通過改革將形成“一個平臺、三個柱子”。由各部門組成聯席會議,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都放在這個平臺上來統籌;由高層專家組成戰略咨詢和綜合評審委員會,為戰略決策提供咨詢;由專業機構負責科技項目具體管理,政府各部門不再直接介入,政府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績效評估。同時,要連通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國家財政支持的科技項目成果要
進入科技報告體系,除涉密項目外,都要向社會公布。
他說,新的科技計劃包括自然科學基金、事關未來國家長遠發展的重大科技專項、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內容,從重點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究,一直到產品研發及成果推廣,形成研發鏈條。
他說,目前已經制定了國家科技計劃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及戰略咨詢與綜合評審委員會的組建方案。對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的試點工作也已啟動,形成了6個試點專項,原來的近百項科研計劃有近50項已經初步整合。
支持眾創空間 服務創新創業
萬鋼說,我國科技孵化器在大眾創新創業方面有很好的基礎,目前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已經超過1600家,大學科技園有115家,在孵企業8萬多家,就業人數170多萬人。全國活躍的創業投資機構有1000多家,資本總量超過3500億元。技術交易也很活躍,2014年全國技術交易成交額達到8577億元。
“把這么好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基礎和創業者的需求對接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特性,是一個重要環節。”萬鋼說。
他說,北京車庫咖啡、深圳柴火創客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為創新創業者提供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科技資源共享的空間,要構建好這樣的眾創空間。
“要降低服務創新創業的門檻,對創客空間等孵化機構的租金、網絡使用費用、創業培訓、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財政補貼。”萬鋼說。
他表示,政府財政資金,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資金,可以對一些好的科研項目進行補助。近年來,國務院各部門都頒布了一些鼓勵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可以集成起來使用到眾創空間創新服務中去。
編輯:曾珂
關鍵詞:科技部部長萬鋼 政府不再直接介入科技項目具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