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wǎng)特稿 本網(wǎng)特稿

如果有第三方評估的話……

呂愛平委員建議科研首先要去行政化

2015年03月07日 19:09 | 作者:李木元| 來源: 人民政協(xié)網(wǎng)
分享到: 

  人民政協(xié)網(wǎng)北京3月7日訊(記者  李木元)“如果有第三方評價機制,一個科研人員怎么能重復拿這么多錢?又怎么可能把成果拿到他自己的公司去產出?”對于中國農業(yè)大學李寧院士涉嫌貪污、院士資格被停止一事,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浸會大學中醫(yī)藥學院院長呂愛平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李寧事件雖有個人問題,但和政策、體制不無關系。呂愛平認為,目前中國科技領域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行政色彩太濃,缺乏長遠規(guī)劃和可觀的第三方評價機制。

 

  “長官首席科學家”制度危害最大

 

  呂愛平認為最應該改的就是“長官首席科學家”制度。“長官批示了,這個項目就很重要,就能辦。這在其他國家是很少有的。科研應該掌握在專家手上。”領導成了科技決策的主體,而他們往往自認為是最有實力的科學家。科技單位領導出身管理專業(yè),最終也被認為是大科學家,而他們都有教授頭銜。

 

  “如果某個教授或某個院士成為了科技方面的領導,他應該做的是科技管理工作,而不是科研工作。”呂愛平指出,現(xiàn)在科研資源分配很不平衡,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專家就是領導,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

 

  假榜樣的破壞力比好榜樣大得多

 

  呂愛平說,我國科技政策在長遠謀劃方面,缺乏統(tǒng)一性和協(xié)調性。一些項目的評審人為因素太多。“一個項目這不好、那不好,但只要某個領導一說話,這個項目被評審通過了。”這就導致有些政策雖然完善,但執(zhí)行力不夠。

 

  另外,科技評比種類繁多且可信度受到懷疑。“假榜樣的破壞力量也是無窮的!”呂愛平說,我們需要樹立真正的榜樣。

 

  項目評比應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

 

  “現(xiàn)在亟需改善科技工作氛圍,營造理性科技環(huán)境。”呂愛平建議建立健全科技管理的職業(yè)化管理體制。國家級科技機構領導者(包括大學校長)應該是職業(yè)的,不應該有自己的科研團隊,因為會有利益沖突。

 

  完善健全科技政策,明確科技目標。科技的一個重要特點:永遠要爭取第一。應該引入投入產出的管理概念,將經濟服務能力和國際水平的量化作為科技評價的機制和標準。要引入三方評價和審核機制,確定科技的貢獻度。

 

  呂愛平還建議,也要減少各種科技項目和個人評獎項目。各種評獎評比過程必須是第三方評價,利用國際共同基本標準,增加國家級科技項目評獎的國際專家團隊,嚴格遵守利益沖突申報制度。

 

 

編輯:薛鑫

關鍵詞:第三方評價機制 中國農業(yè)大學李寧院士涉嫌貪污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 亚洲AV永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日本新一二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