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李小松等代表集體呼吁提高高海拔地區干部職工待遇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0日訊(記者 張春莉) “青海是我國除西藏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地區,高寒缺氧、生態環境脆弱、生存條件嚴酷,屬全國最為艱苦的地區之一。但是受歷史和自然條件客觀因素的制約,青海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職工收入水平總體偏低,與國家歷來對青海在工資方面的傾斜政策不相承接。”李小松代表是漢族人,他長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青海,對生他養他的這塊熱土地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
他告訴記者,在高原地區生活工作的干部職工到了退休年齡,就需要離開高原回到家鄉或到宜居的城市居住,二次自我安置容易造成經濟困難。干部職工對此反映強烈。因此,他和青海團的代表們集體呼吁,建議國家對青海等高海拔地區的干部職工待遇政策予以傾斜、照顧。
首先,適當調整青海等高海拔地區的類別。呼吁將海拔作為調整地區類別的主要依據,按照總體穩定、局部調整的辦法,利用衛星拍攝等先進技術手段,對青海省地區艱苦程度類別進行科學劃分,并給與同海拔地區享受同等待遇政策的傾斜支持。
其次,適當擴大高海拔工齡折算政策的實施范圍。青海省海拔1800米以上地區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60%—80%,職工經受著長期、持續低氧對人體的損害,高原心血管等疾病較為普遍,對這一地區的職工也應給予一定補償,建議國家適當擴大高海拔工齡折算政策的覆蓋面,將青海省全境列入折算工齡補貼實施范圍。
再次,進一步加大對青海省轉移支付的力度。2015年國家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及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需要青海省投入大量的財政資金。建議中央財政在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及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過程中,充分考慮青海省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大對青海省轉移支付力度,以確保青海省相關改革工作平穩實施。
最后,設立干部住房、醫療專項基金。大量青海干部長期在高海拔缺氧及經濟落后地區工作,但受地區發展差異及收入水平等因素制約,青海干部在購房、醫療等方面均面臨著較大困難。建議國家支持設立青海干部住房、醫療專項扶持基金,在內地購房及醫療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青海 高海拔 地區 職工 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