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亮點 亮點
說?不說?成龍委員很為難
每年全國兩會,文藝界26組的會場總是人滿為患。熠熠“星”光吸引了大批媒體記者,來自香港的成龍委員更是“長槍短炮”的對焦點。他會說什么?總讓所有人抱著極高的期待。
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三次會議接近尾聲,在11日上午的小組討論會上,始終一言未發(fā)的成龍委員終于開口了:“郁鈞劍老師講一句話,網(wǎng)上熱炒兩天。我講一個‘duang’,講一百年。”這個最近網(wǎng)絡上的熱詞,引得大家紛紛笑了起來。
第一句話說完,成龍委員看著眼前迅速搶占最佳位置的攝像機,以及那些不斷“咔嚓、咔嚓”響起的數(shù)碼單反,一臉無奈地搖了搖頭:“我怕一不留神講一句話,有可能后悔一輩子。這么多記者對著我,我是講什么話好呢?一個窮小子打拼了幾十年,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地位,是真心想為國家、為香港地區(qū)、為人民做一點兒事情。”
“如果這樣子面對記者,我講的話很可能都是假的。”有些被媒體“傷”著了的成龍委員揚了揚手里厚厚一摞文件紙,“想要講話,現(xiàn)在不敢講了。”坐在對面的馮小剛委員緊跟著開了句玩笑:“你說點兒假的也行啊。”
“假的都會被扭曲,一大篇話,可能就抽中間一兩句,然后給你放大。來開會前,我愛人特別交代我要小心說話,能不說就別說。以前碰上問題我也是一點就著,現(xiàn)在要三思能不能講?幾時講?想一想,唉,算了!”一番話倒完心中“苦水”,成龍還不忘看著對面補上一句:“記者們,你們辛苦了。”
馮遠委員:
請善待文藝工作者
11日上午,針對讓成龍委員頗為忐忑的“說還是不說?”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馮遠在小組會上回應。
在他看來,藝術家是時代的報春鳥,敏感、敏銳、多愁善感、疾惡如仇,常常會比一般人更多地、更細微地感受到時代變遷的種種跡象,用他們不盡成熟、不盡完善、不盡周密的表達方式來傳達情感。
“我是電影發(fā)燒友。我不相信如果馮小剛一貫喜歡說假話,能夠拍出像《集結號》和《1942》這樣的電影。我不相信,像成龍這樣的藝術家,如果虛假的話,能夠如此在屏幕上透出他真誠的表情。”
“在座的每個委員,都在各行各業(yè)有著杰出的貢獻和成果。面對黨和政府給予文學藝術家的榮譽和信任,我們應該認真思考、深入考量,作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如何發(fā)表我們的觀點?如何正面表述我們的藝術觀念?這些都是要反向求助自己的問題。”馮遠委員在強調文藝界委員履職責任的同時,也對媒體提出了殷切希望。
“文藝工作者的故事,常常被媒體節(jié)選了幾句,放大了某一段內容,或是曲解了多重含義,以致讓民眾抱著一種看客、圍觀、看熱鬧的心理,甚至草率地評價一部文藝作品。我覺得這都是要不得的!”馮遠委員認為,媒體同樣也有責任善待自己的職業(yè),堅持一份職業(yè)操守,“在資訊如此發(fā)達的今天,希望媒體能夠正確、善意、從正能量的角度來理解藝術家。文學藝術的繁榮,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呵護與支持。”
編輯:水靈
關鍵詞:成龍 全國兩會 說與不說 文藝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