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云卷云舒美如畫
大運河考古又有新成果
如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如火如荼,從探索保護傳承新路徑、建設文旅融合新地標、激發文化遺產新活力三個角度出發,為續寫中國故事增添了濃墨重彩的篇章。【詳細】
中國大運河是游客的運河,是人民鑄就的運河,它是活動的遺產。媒體要發揮記錄時代、跨省聯動和連接社會的作用,記錄運河變遷,為運河文化的保護和發展獻計獻策。【詳細】
穿越2500多年,大運河以世所罕見的時空尺度流淌至今,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奮斗與興盛,蘊藏著中華文明數千年延續不斷的密碼。【詳細】
自古以來,人們依水而存,傍水而居。“沒有大運河,就沒有北京城,而且先有通州后有北京城。”[詳細]
2023年2月,武清區委區政府成立了大運河文化生態發展帶專項工作指揮部,整體謀劃了以通航為牽引、生態為底色、文化為內涵、產業為支撐的重點六大工程。[詳細]
初夏之時,漫步京杭大運河河北省滄州段,但見碧波蕩漾。陽光灑在水面上,泛起一片片耀眼的光斑,河岸兩側,蒹葭閃著銀光,柳樹在風中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南川樓、朗吟樓靜靜地矗立在運河兩岸,見證著滄州大運河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詳細]
大運河鎮江段開鑿通航已有2200多年。作為江南運河的北端起點和入江口門,大運河已然成為鎮江“靈動的名片”“流動的文化”和“搏動的血脈”。直至今日,這里依然是溝通我國南北、聯通中國與世界的重要紐帶。[詳細]
煙雨潤深秋。綿綿秋雨中的江南水鄉城市——浙江嘉興愈發顯得古色古香。在被譽為“運河入浙第一鎮”的王江涇鎮,登上長虹橋極目遠眺,京杭大運河嘉興段(以下簡稱“大運河嘉興段”)靜靜流淌,訴說著歲月的變遷。[詳細]
人民政協報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
天下政協
教育周刊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未經協議授權,不得使用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