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加強多邊、雙邊國際合作。加強國際物流保障。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鼓勵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外匯避險服務。要總結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人員交流“快捷通道”和貨物流通“綠色通道”好經驗好做法。 【詳細】
積極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完善內外貿一體化調控體系,推進內外貿法律法規、監管體制、質量標準等銜接。推動國內國際標準互認。培育一批內外貿一體的國際化平臺。支持外貿企業依托國內大市場,增加優質產品進口。【詳細】
培育壯大國際物流企業,鼓勵企業建立國際營銷網絡,支持建立一批海外倉。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引導企業深耕傳統出口市場,拓展新興市場,擴大與周邊國家貿易規模,穩定國際市場份額。 【詳細】
建議有關部門支持政策性金融在符合國際慣例前提下,助力外貿優結構、補短板、強弱項,與商業金融互補,在增強民營外貿中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性、支持解決卡脖子等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 【詳細】
科學測算各口岸可預期的通關時間和成本,綜合評價各口岸數字化水平及企業守法便利程度,以簡明清晰的標準指標,引導推動全國貿易執法的規范統一和效率提升。 【詳細】
建議出臺鼓勵做大出口規模、暢通全球供應鏈相關政策,支持試點城市加大補貼力度,探索以出口量換取碳排放指標,簡化二手車異地轉移代出口手續,提升通關便利性。 【詳細】
著力增強境外主要物流重要環節的聯運、轉運和集散能力。優化中歐班列在我國中東部地區的站點布局。支持引導港航企業與鐵路企業加強務實合作,切實打造我國集裝箱鐵水聯運競爭新優勢。 【詳細】
我國省際貿易壁壘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有較明顯行政特征,不利于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區域間難以實現合理分工和規模經濟。【詳細】
科學下放審批權限,賦予地方政府針對保稅維修和再制造項下入境貨物是否免于適用固體廢物認定政策等政策空白點,自行制定和出臺試點政策的權限。【詳細】
提升對外貿易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外貿綜合競爭力,應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外貿新亮點。【詳細】
未來發展服務貿易,應思考從哪些方面入手,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服務業發展的支持”的重要指示。 【詳細】
增強外貿供應鏈韌性,推動進口來源多元化,健全貿易摩擦應對體制機制,提升貿易救濟政策工具效能,完善現代化出口管制體系。【詳細】
推進落實去年印發的《清理規范海運口岸收費行動方案》,適時修訂港口收費計費辦法,全面落實收費目錄清單和公示制度,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詳細】
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制造業整體水平和制造產品競爭力上,關鍵在于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詳細】
委員提到的改變單日限流、控制報關的做法,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不存在相關問題,我們會組織專人對港口進行檢查,將結果反饋給委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