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 >政協65周年>最政協七屆政協
第七屆政協大事記
1988年
1988年
1月1日,國務院代總理李鵬在全國政協茶話會上提出,1988年首先要認真抓好三件大事:一是穩定經濟和深化改革,二是進行中央機關的機構改革,三是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同日,《人民日報》發表《迎接改革的第十年》的社論指出:新的一年的最突出的特點是改革將在更深的層次和更廣的領域展開。
3月24日至4月1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聽取和討論了錢學森作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與會委員列席了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聽取并討論了國務院代總理李鵬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有關報告。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決議指出,這次會議是在全國各族人民貫徹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精神,進一步深化與加快改革的形勢下召開的。會議認為,政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在鄧穎超主席主持下,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基本職能,廣泛團結各方面人士,積極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為促進祖國統一和發展對外友好關系,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會議贊同李鵬代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會議指出,堅定不移地貫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以改革總攬全局,對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意義至為重大。會議要求人民政協各級組織,繼續深入學習和貫徹中共十三大精神,進一步完善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動兩個文明建設,發展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推進民主和法制建設,進一步開展人民外交活動。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李先念為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主席;選舉王任重等26人為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選舉周紹錚為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秘書長;選舉丁軫宇等280人為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4月11日至12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增補委員名單,審議通過了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秘書長名單。政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周紹錚作關于設置專門委員會決定草案的說明。會議通過了《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置專門委員會的決定》。決定設置的十三個專門委員會是:提案委員會;學習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經濟委員會;科教文委員會;醫衛體委員會;法制委員會;民族委員會;宗教委員會;婦女、青年委員會;華僑委員會;祖國統一聯誼委員會;外事委員會。
6月16日至28日,中國民主建國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孫起孟當選為民建中央主席。
9月1日至6日,第六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選出全國婦聯新的領導機構,陳慕華當選為全國婦聯主席,康克清被推選為名譽主席。會議還通過修訂《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的決議和關于會徽圖案的決議。
9月13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各民主黨派負責人、無黨派愛國人士民主協商會和在京經濟專家座談會,分別就《關于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征求意見。與會者對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繼續深化改革,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10月8日至16日,中國民主同盟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選舉產生第六屆民盟中央委員會,通過《中國民主同盟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會議推舉楚圖南為第六屆民盟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費孝通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10月12日至16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學習了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公報、趙紫陽在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上的報告和姚依林副總理關于《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的說明,會議還聽取了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閻明復所作的關于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傳達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田紀云的講話。會議通過了《關于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十三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決議》。決議指出,會議贊同和擁護中共中央提出的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方針和政策措施,認為中共中央提出的明后兩年要把改革和建設的重點放在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上來,以深化全面改革,推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新秩序的確立的決策,對于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會議號召,人民政協的各級組織要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通過政治協商對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并以主人翁的精神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積極協助政府認真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避免和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從嚴處理各種違法亂紀案件,堅決克服腐敗現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工作要點》,任 命盧之超、經叔平、馮克煦為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會議還審閱了政協代表團出國訪問和在國內視察的報告。
10月22日至28日,中國工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選出中國工會第十一屆執行委員會,倪志福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大會通過第十屆執行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和關于中國工會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等決議。
11月8日至12日,中國文聯第五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原則通過中國文聯第四屆主席團所作的會務工作報告和中國文聯新章程,選出文聯新的領導人。曹禺當選為中國文聯執行主席。
11月12日至20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新章程,規定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實行任期制度。大會推舉屈武為民革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朱學范當選為民革中央委員會主席。
11月19日至28日,中國民主促進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新章程,推舉謝冰心為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選舉雷潔瓊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11月27日至12月3日,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新章程,規定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是中國工商業界組織的人民團體,民間的對內對外商會。大會選舉新一屆執行委員會。榮毅仁當選為執行委員會主席,胡子昂被推選為執行委員會名譽主席。
12月12日至18日,中國致公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選舉了新的中央委員會,董寅初當選為主席,黃鼎臣再次被推舉為名譽主席。
12月21日,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專題座談會,討論教育經費、教師待遇問題以及貫徹義務教育法的問題。全國政協副主席方毅在會議上傳達了鄧小平9月12日關于教育問題的指示。
12月31日至翌年1月8日,九三學社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選舉產生的九三學社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再次選舉周培源為主席,推舉許德珩、嚴濟慈、茅以升、金善寶為名譽主席。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第七屆 舉行 北京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