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戰理論 統戰理論

參政黨民主監督實效性理性評價

2014年05月16日 11:04 | 作者:陳勝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參政黨民主監督實效性的理性評價和對策性思考

  民主監督是民主黨派的重要職能之一,是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一個基本特點和優勢,也是當代中國政治實踐中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民主監督形式之一。黨的十八大報告對加強參政的民主監督提出了新的要求。參政黨如何適應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的需要,激活政黨的特性,強化民主監督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民主監督的實效性,是當前和今后需要思考和實踐的問題。筆者就此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分析和思考。

  一、 理性認識與評價

  研究參政黨民主監督實效性問題,必須要正確地認識和看待參政黨民主監督的特質,對民主監督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理性、科學的認識和評價。

  從總體說,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長期多黨合作實踐中積累了民主監督的寶貴經驗,民主監督的范圍在不斷擴大,民主監督的形式在不斷豐富,民主監督的制度在不斷完善,民主監督已初見成效。但從理性角度看,當前參政黨民主監督離其理論上應發揮的作用及民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距離,民主監督工作尚處于探索階段,無成型的體制機制可循,其實效性尚未得到真正的開發,參政黨民主監督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增強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實效性,是一個重要的理論與制度問題,也是一個緊迫又嚴肅的現實問題。

  (一)參政黨民主監督實效性是任何監督形式不能取代的。目前,有一提法應該引起注意,那就是過多、過于強調參政黨的民主監督是柔性監督而不是權力監督。這種過多的強調,容易讓人們錯誤地認為參政黨民主監督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其實效性不能同權力監督相比,這本身是一種認識誤區。在我國監督體系中,人大的權力監督、政府監察部門的行政監督、審計統計部門的專業監督、司法機關的法律監督等,都是各自監督職能上的定位,其性質與參政黨不同。參政黨對中國共產黨的民主監督是多黨合作制度中的政黨監督,是指民主黨派就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和執行情況以及國家公職人員履行職責情況所進行的民主監督。這種政黨監督雖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能使執政黨聽到不同的聲音,能使決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是一種不容忽視、不能取代的監督形式。胡錦濤同志曾經指出,“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特別是民主黨派對我們黨的監督,是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黨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的重要保證。”習近平與民主黨派座談時指出,“要繼續加強民主監督。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黨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講真話,敢于講逆耳之言,真實反映群眾心聲,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共產黨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因此,完善參政黨監督的方式,增強政黨監督的有效性,有助于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助于防治黨內腐敗,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參政黨監督不同于權力監督所具有的強制執行力和法律約束力,又區別于西方國家在野黨對執政黨的攻訐性批評,而是在共同基礎上對黨和政府的民主監督,這就決定了參政黨民主監督是以提意見、作批評為表現形式的“非權力性”柔性監督,不能直接改變被監督者的政治行為和行政行為,這就使得參政黨民主監督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地體現出來。同時這種特質也使得它很容易被輕視或忽視,不僅是被監督者忽視,也包括民主黨派自己對民主監督職能的忽視,因為一件沒有賦權的工作確實是很難開展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民主黨派地方組織大多數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上,為什么大多數民主黨派組織的年度工作報告中論及民主監督方面的內容,要么避重就輕地一筆帶過,要么以參政議政籠統論述。但不能因為這種實效性顯現的間接性、潛在性、滯后性而否認民主監督實效性的客觀存在。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民主監督 監督 參政黨 民主黨派 實效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一区 | 中文字幕婷婷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综合五月花在线视频 | 欧美黑人一级在线是看 |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