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迎接新世紀迎接新世紀
百萬裁軍戰略背后的鄧小平
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鄧小平
1984年11月1日,正當人們仍在為一個月前國慶閱兵盛大的壯觀場面心潮澎湃的時候,中央軍委座談會在首都京西賓館會議廳召開。會上,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發表了近90分鐘的講話。他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表達了一個驚人的戰略決心。
“從哪里講起呢?”鄧小平笑容滿面,十分親切地望著眼前的高級將領們。之后,他說:“從這次國慶閱兵講起吧。我不是說這次閱兵如何,這次閱兵不錯的,國際國內反映都很好。”說到這他話鋒一轉,表情嚴肅地說,“我說有個缺陷,就是80歲的人來檢閱部隊,本身就是個缺陷。”
當鄧小平緩慢而堅定地提出裁軍百萬的決策時,在座的將軍們心中感到強烈的震撼,他們被鄧小平戰略家的膽量和氣魄所深深折服:在軍隊幾次整編的基礎上,再裁減員額100萬。
“即便戰爭爆發,我們也要‘消腫’”
在這次軍委座談會上,鄧小平作出了世界大戰十幾年內打不起來的驚人論斷,他說:“我們既然看準了這一點,就犯不著花更多的錢用于國防開支,要騰出更多的錢來搞建設。可以下這個決心。”他說:“即便戰爭爆發,我們也要‘消腫’。”
他表達的正是中共中央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深思熟慮之后集體下的決心。既然現在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不可能兩頭兼顧,不如抖起膽子,集中財力物力先顧經濟建設這一頭。
鄧小平在談到裁軍百萬的必要性時說:“一個從節省開支看,一個從軍隊本身提高素質看,都必須‘消腫’。就是戰爭比較早地到來,也得‘消腫’。不‘消腫’就不能應付戰爭。真打起仗來,也不在乎我們是300萬,或400萬、500萬。因為那個時候更多地節省開支,人頭開支節約下來,改善我們的裝備,更重要的是提高軍隊素質。戰爭不來是這樣,戰爭快來也是這樣,都要提高軍隊素質。”
由于種種歷史原因,人民解放軍的臃腫問題,由來已久。裁軍“消腫”,是鄧小平很早的心愿。據不完全統計,鄧小平從1975年到1984年的10年間,對于“消腫”問題,大會講,小會講,集體談,個別談,多達數十次。他指出,軍隊臃腫不堪,不僅把很多錢花在人員的穿衣吃飯上面,更主要的是,真正打起仗來,不要說指揮作戰,就是疏散也不容易,這是我們存在的一個最大問題。在此期間,雖進行過4次精簡整編,但“消腫”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決。
對裁軍100萬,有些領導人擔心會減弱軍隊的戰斗力。鄧小平作了一個生動、風趣的比喻,深入淺出地闡明了軍隊建設中數量與質量的關系:虛胖子能打仗?大力士、拳擊運動員身體很重,但是不虛,虛就不能進行拳擊。軍隊要多節省開支,改善武器裝備,更要提高軍政素質,這就必須減少數量,同時保留下來的人員足以應付意外事件。在以上認識的基礎上,鄧小平充滿信心地指出:“再減100萬,一是必要,二是沒有風險。好處多得很!”
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100萬
軍委座談會后,中央軍委根據鄧小平的講話精神,研究了裁員百萬的整編方案。確定改革體制編制,加強合成,調整編成比例,減少干部和保障人員,淘汰落后裝備。
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一時間,陸、海、空三軍,第二炮兵和北京、沈陽等11個大軍區的司令員、政治委員等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云集北京。這是一次“定盤子”的會議,11個大軍區要撤銷4個,究竟撤銷哪個將在這次會議上定奪。
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由楊尚昆主持。這次會議的中心議題有兩個:一是調整、選配大軍區領導班子,使一批年富力強的同志走上重要領導崗位。這是在軍以上和總部領導班子年輕化之后,我軍干部年輕化的又一次重大進展。二是討論《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確定裁軍百萬,研究貫徹落實政策、措施和步驟,會議還部署了整編工作。
6月4日,鄧小平在會上發表講話,伸出一個指頭,鄭重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政府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100萬。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冷戰等因素造成的世界戰爭一觸即發的國際局勢和嚴峻的周邊環境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一直處于“盤馬彎弓箭不發”的臨戰準備狀態。歷史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雖然戰爭危險依然存在,但由于第三世界崛起,和平力量日益增長。對此,應如何認識?鄧小平經過多年觀察和思考,做出了全新的判斷。
他認為:過去我們一直強調戰爭不可避免的認識,應有所調整。有資格打世界大戰的只有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而兩國又都因具有毀滅對方的力量和全球戰略部署的受挫而不敢輕舉妄動;和平力量在不斷壯大,和平力量的增長要超過戰爭力量的增長,主要表現在第三世界的發展上:第三世界包括100多個國家,占有聯合國80%的席位,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4,他們深受戰爭的痛苦,不希望打仗,再打不起世界大戰;許多發達國家,即使是美蘇兩個政治集團中的一些國家,為了本國的利益,也希望和平。
編輯:曾珂
關鍵詞:鄧小平裁軍 百萬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