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嚴打非法集資須疏堵結合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12日在京舉行記者會。“當前非法集資的形勢比較嚴峻,案件處于高發和頻發階段,作案的方式和花樣也在不斷翻新。”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當日主動提及“e租寶打著互聯網和P2P涉嫌非法集資”的話題,他指出,目前有關部門已經立案查處,正在追繳資產,最大限度地挽回損失。
有人說:“非法集資在全國每個省市,甚至幾乎每個縣都有發生”。廣東肇慶一幼兒園非法集資近2億;沈陽千人卷入非法集資,10億資金或血本無歸;前國有銀行員工高息吸儲、騙走客戶資金3億……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報告中指出,2015年,各級法院審結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犯罪案件5.8萬件,判處罪犯7.2萬人。
形式不斷翻新的非法集資,玩著“拆東墻補西墻”的把戲,以“養老”、回購收藏品、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等名義,用承諾超常回報的手段向社會吸收資金。在“天上掉餡餅”的誘惑下,不少人趨之若鶩,投入全部家當,有的甚至還借貸加入。
編輯:秦云
關鍵詞:非法集資 監管渠道 利益誘惑 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