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數據社會化”推動全面創新
第一步,要在重點行業的帶動下,提升整個社會的基礎架構水平,實現“數據資源化”。政府應加快推出數據平臺的構筑標準,使全社會的基礎架構達到同一水平,提升全社會數據使用能力,借此全面提升社會整體運行效率。讓數據從靜態的“原礦”,變為動態可用的數據資源。
第二步,要鼓勵并實施政府數據公開,帶動產業和商業數據開放,實現“數據商品化”。制定配套的數據開放標準和政策,制定數據資源使用的計價標準和市場機制,搭建數據資源的交易平臺,最終形成交易市場,讓包括政府、商業、行業、創客在內的各個需求方可以像購買商品一樣按需提取數據。唯有讓數據在統一平臺上高效運行、在數據市場上交互運營,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數據經濟的社會效能。
第三步,要以數據為核心,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力量實現創新應用,持續引導社會各界更好地運用數據,構建以數據為經濟導向的全新生態范疇,讓更廣泛的領域從中受惠,最終實現“數據社會化”。隨時可調用可交易的數據資源,將有效降低創新門檻,帶動移動互聯網產業、大數據產業及數據服務產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浪潮集團等企業在整合組織數據、融合互聯網數據、建設數據開放交易平臺方面作出了很多實踐,形成了大量的數據積累和技術積累。通過與政府、產業、研究機構、創新組織、個人的合作,浪潮集團將進一步整合組織數據、融合互聯網數據,建設大數據平臺、制定開放數據標準、打造數據交易市場,構建高效的“數據社會化”經濟生態鏈。
編輯:秦云
關鍵詞:數據 數據經濟時代 云計算 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