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答中外記者問(實錄)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網記者]:總理你好。我們注意到,兩會前最后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有一個議題是部署加強文物保護工作。請問總理,中國這么大,要解決的問題這么多,政府的工作又這么忙,這個問題有這么緊迫嗎?謝謝。[11:39]
[李克強]:謝謝你對國務院常務會議議題的關心。本來你這問題可以由我們的秘書長來回答,不過我本人也是同意來討論加強文物保護問題的。我想回答你的是,我們保護文物實際上也是在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來滋潤道德的力量,傳承我們的傳統優秀文化,來推動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現在經濟領域有不少大家詬病的問題,像坑蒙拐騙、假冒偽劣、誠信缺失,這些也可以從文化方面去找原因、開藥方。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應該是道德經濟。發展文化可以培育道德的力量,我們推動現代化,既要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也要通過文化向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產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來贏得世界的尊重。謝謝。[11:42]
[鳳凰衛視記者]:總理您好。我的問題是關于香港的。最近一兩年我們從香港回到內地的時候被問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香港到底怎么了”。我想這句話也包含很多層的含義。不久前,在大年初一香港旺角發生了騷亂事件,這也凸顯了香港社會存在的一些問題。與此同時,香港的經濟增速也是放緩的。明年香港就回歸20周年了,鳳凰衛視從成立到今年也已經20周年,可以說見證了香港回歸之后的發展歷程。目前在香港社會,大家都在討論未來香港的出路在哪里。所以請教總理,在您看來,香港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中央政府是否會出臺新的措施來支持香港的發展?謝謝。[11:43]
[李克強]:要是再有人問你香港怎么了,我建議你回答:香港會保持長期繁榮穩定。中央政府“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沒有也不會改變。而且我們相信,特區政府有能力、香港民眾有智慧處理香港遇到的各種復雜問題和局面。[11:44]
[李克強]:說到發展,這既是香港自身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當然,香港的發展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年香港作為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2.4%,這不算低了。香港還可以更多的發揮自身的優勢,當然也可以抓住內地發展的機遇,只要是有利于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利于增進香港民眾福祉,特區政府提出來的事,中央政府都會全力支持。我對香港的前景看好。謝謝![11:44]
[財經雜志記者]:謝謝主持人。總理你好。我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先提出了“新經濟”這一概念,這是不是指現在新興的電子商務和小微企業,這和您之前提倡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什么關系?這些對緩解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有什么作用?謝謝。[11:47]
[李克強]:我們說要發展“新經濟”是要培育新動能,促進中國經濟轉型。“新經濟”的覆蓋面和內涵是很廣泛的,它涉及一、二、三產業,不僅僅是指三產中的“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和業態,也包括工業制造當中的智能制造、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產等,還涉及到一產當中像有利于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股份合作制,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等。而且,發展“新經濟”,小微企業可以大有作為,大企業可以有更大作為。目前很多大企業也在搞創客空間,有許多這樣的例子。[11:48]
[李克強]:傳統動能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減弱是規律,很多國家都走過這樣的路,尤其是發達國家,有很多先例可尋。這個時候就需要新動能異軍突起,來適應產業革命的趨勢。而且新動能和傳統動能提升改造結合起來,還可以形成混合的動能。[11:49]
[李克強]:新動能對傳統動能的改造提升很有意義。像我們現在要推動去產能,就涉及到重化工企業,很多這樣的企業用人過多,需要把富余的員工轉崗,而新動能發展起來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這也使我們可以較大力度去推動去產能。我們現在提倡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際上是為大、中、小企業、科研機構等提供一個平臺,使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有活躍的空間。[11:54]
[李克強]:可以這么說,如果把億萬群眾的創造力、積極性調動起來,可以形成投鞭斷流的氣勢,再加上背水一戰的意志,就可以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而且促進經濟的轉型。一個國家的繁榮進步,還是在于億萬民眾的參與,這也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謝謝。[11:54]
編輯:曾珂
關鍵詞:李克強 李克強答中外記者問 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