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提案 提案
蘭州市政協委員提案主打“數據流”
細讀今年政協委員提交的數百條提案,不難發現,其中不少提案直接切入主題,引數字、擺問題、提建議,“套路”式的提案明顯減少。與此同時,這些提案對現狀的了解、問題的總結認真詳實,明顯是在長期思考和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形成的。其中的很多數據都來之不易,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深入現場調研,之后還要反復梳理核對。
“從委員們提交上來的提案看,很多提案是通過深入調研后,擺數據講事實,提出了操作性較強的建議。”在查閱了政協蘭州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征集到的大部分提案后,一位跟蹤報道蘭州兩會多年的媒體記者發出如此感慨。
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在《關于加快推進蘭州市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的提案》中,列舉了平涼路三棟居民樓的詳細數據,指出“這三棟居民樓始建于1975年,為磚混結構,總建筑面積7774.50平方米。三棟居民樓現有住戶240戶,共1200多人,戶均面積不足30平方米。由于該樓建造年代久遠,房屋狹小,設施簡陋,既沒有安裝采暖設施,更沒有天然氣設施,兩戶居民共用1個衛生間和1個水表,4戶共用1個電表,屬于典型的三不管樓院。”還詳細列出了由于這三棟居民樓設施較為簡陋,每當進入冬季后,生活在這里的居民遭遇到的種種不便。
市農工黨在《關于加強蘭州市城鄉接合部失地農民就業創業指導的提案》中,列舉了多個村子的村民詳細數據:“如2015年7月,調查組對和平鎮高營村(762戶,戶籍人口:3106)、豆家山村(241戶,戶籍人口:927)、邵家泉村(181戶,戶籍人口:735)、陳家莊村(138戶,戶籍人口:510),連搭鄉馬家屲村(531戶,戶籍人口:1927),夏官營鎮彭家灣村(64戶,戶籍人口:176)、郝家灣村(111戶,戶籍人口:337)等7個村失地農民的調查統計中,45歲以上占到51%,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占43%,無技術人員占68%。這三大就業弱勢(年齡偏大、文化不高、缺乏非農技能)嚴重制約了他們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該提案在分析城鄉接合部農民生活狀況時,也列舉出了詳細數據:“如調查組2015年7月對榆中縣和平鎮袁家營村進行了調查,全村194戶,出租房屋有152戶,租客以周邊五所大學的大學生為主,租金每月300至400元(單間面積在12平米左右);全村村址占地56666.95平方米,但全村房屋建筑面積達到50944.1平方米,基本為3至4層民房,在鄉村中袁家營村容積率是很高的。”
“作為政協委員就要為政府決策、經濟發展建言獻策。政協委員建言獻策,要做到議政議在關鍵處,建言建在點子上。在履職過程中,要努力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重要位置,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是3月20日下午,在政協委員們的報到現場記者聽到的話語。
事實上,今年不少委員在提案中,都是“用數據說話”,展現一定時間、某個行業或區域的情況,而不是以某個點的情況、某一次的經歷來說明問題,這樣就讓人更加容易了解到真實情況,更加有助于政府部門的決策,從而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而提案引用的數據越來越詳實,也反映了委員們履職能力的不斷提升。
“發現問題、提出意見,也許并不容易。但如果僅僅是這樣,提交的議案就有可能缺乏可行性。”從委員報到至大會開幕,在記者兩天的采訪中,多位委員紛紛表示,參政議政,不應該只擺問題,要緊跟全市中心工作、緊跟社會關注熱點,通過反復和深入的調研,獲取到詳實的數據,提出可行性強的解決建議,真正做到言之有據、言之成理。
編輯:薛鑫
關鍵詞:蘭州市政協 蘭州市政協委員 委員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