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豬肉價格大漲料推高3月CPI 兩部委釋疑未來會否暴漲
資料圖:4月7日,中國商務部召開例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
“豬周期”連續循環 兩部委解讀豬價會不會持續暴漲?
一般來說,豬肉價格的波動基本遵循“豬周期”的規律,即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
可見生豬供應的不穩定是導致肉價大漲大跌的重要原因,葉貞琴直言,目前我國養殖業發展水平總體還不高,生豬養殖戶年平均出欄規模比較小,還有55%的出欄肥豬由年出欄500頭以下的小散戶提供。小規模大群體的生產格局特別容易出現“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況。
“散戶”并非規范化管理,相比之下受到市場價格的影響更大,這也是影響豬肉價格大漲大跌主要因素,保障均衡供給的難度也在此。
談及豬價“淡季不淡”的反常現象,馬有祥解釋稱,大多數年份春節以后價格會有所下降,但是比如在2007年、2011年和今年都是價格最景氣的年份,豬價在春節后沒有出現下跌,而引起價格變化或者產能調整的原因是不同的。上兩個周期,主要是豬周期加上疫病的影響;此輪的特點是豬周期趕上了禁養,所以加大了產能下調的深度。
未來豬價走勢如何,會不會延續暴漲?對此,馬有祥給出了明確的回答:“豬價維持高位應該是今年的常態,但是暴漲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漲的基礎和動力。”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7日亦表示,預計2016年全年生豬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但暴漲的可能性不大。
馬有祥分析稱,首先,三個數據表明生豬產能在加快恢復。1、2月份監測的種豬場二元母豬銷量增加了近60%;3月份第4周仔豬價格同比上漲了102.3%,仔豬價格上漲會帶動補欄積極性提高;同時3月份全國生豬存欄在連降近三年后出現企穩。
其次,從養殖成本來看,今年飼料成本推動豬價上漲的因素基本不存在了;同時疫病因素趨于穩定,牛羊肉等替代產品的價格也在下行;從需求來看,并沒有明顯的增加跡象,因此也不會大幅拉動豬價上漲。
沈丹陽同時表示,當前生豬出欄價格尚未突破歷史高點。從掌握的數據看,上輪周期的生豬出欄價格高點出現在2011年9月7日,為20.21元 /公斤,比今年3月份價格高點高6.8%。盡管如此,對豬肉價格的上漲必須高度重視。商務部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監測力度,及時發布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信息, 引導養殖、加工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補欄,保障市場供應。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豬肉價格大漲 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