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3月出口由負轉正,外貿“小陽春”能否延續?

2016年04月13日 20:12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商務部貿研院院長顧學明分析,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制造業發展面臨發達國家“再工業化”與新興經濟體“加快工業化”的雙重擠壓。

統計顯示,我國已有超千種產品出口規模居世界第一,紡織服裝等產品在歐美市場的份額接近“天花板”,數量擴張之路越走越窄,必須轉向優質優價。

因此,在拓展外貿發展新空間上需要進一步發力。統計顯示,一季度,我國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對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埃及、印度和俄羅斯等出口分別增長26.4%、16.6%、6.3%、6.1%和6.2%。

自貿區建設積極效益日益顯現,一季度,我國對澳大利亞、瑞士出口分別增長3.9%和9.1%,增速高于出口整體。

專家認為,雖然各種要素成本上升,但我國對外開放中的傳統優勢并沒有完全消失,而是處在積極變化期,比如勞動力成本由絕對優勢向比較優勢轉變,在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新優勢也正在加快形成。

外貿優勢不能輕言放棄

嘉里大通物流重慶分公司為當地眾多出口商提供報關與物流服務。該公司國際部經理楊啟迪告訴記者,一季度業務與往年持平,但客戶普遍反映出口面臨較大困難。

“有個摩托車企業客戶,往年每年要向南美洲出口1000個集裝箱的貨物,今年一季度才出口了不到40個集裝箱?!睏顔⒌险f。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地方和企業都認為今年外貿環境更嚴峻,尤其傳統行業、傳統出口目的地和傳統貿易方式受到的挑戰更大。

一季度我國與歐盟、美國和東盟等主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均有所下降;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進出口分別下降9.1%和16.9%;加工貿易進出口下降11.6%。

“市場旺的時候大家沒什么轉型動力,現在外部壓力倒逼我們加速調整產品結構,在技術上創新、在工藝上提高,更注重環保效能。”一位出口商說。

外貿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經濟強。外貿事關全國數十萬家企業的生存發展,直接或間接創造上億就業崗位,在我國經濟新舊動力轉換接續的關鍵期,“出口馬車”仍需發力。

阿里巴巴旗下一達通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副總經理肖鋒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設定外貿增量指標,而是要求“回穩向好”,將重心調整到提升外貿質量上來。

劉英奎建議,當前外貿轉型升級,應提高傳統優勢產品競爭力、鞏固出口市場份額,這意味著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外轉移力度不宜過急過大,防止出現產業“空心化”;同時加大對新興產業培育力度,壯大技術含量高、產業帶動力強的裝備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導產業。(新華社記者王希、王優玲、牟旭、陳毓珊)(完)

編輯:鞏盼東

01 02

關鍵詞:3月出口由負轉正 外貿小陽春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自拍微拍福利精品在线资源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图片区 | 亚洲美女福利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 亚洲欧美在线电影 |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