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土壤污染防治計劃印發 5年內初步遏制土地污染

2016年06月01日 09:38
分享到: 

  七、開展污染治理與修復,改善區域土壤環境質量

  (二十一)明確治理與修復主體。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原則,造成土壤污染的單位或個人要承擔治理與修復的主體責任。責任主體發生變更的,由變更后繼承其債權、債務的單位或個人承擔相關責任;土地使用權依法轉讓的,由土地使用權受讓人或雙方約定的責任人承擔相關責任。責任主體滅失或責任主體不明確的,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依法承擔相關責任。(環境保護部牽頭,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參與)

  (二十二)制定治理與修復規劃。各省(區、市)要以影響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問題為重點,制定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明確重點任務、責任單位和分年度實施計劃,建立項目庫,2017年底前完成。規劃報環境保護部備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要率先完成。(環境保護部牽頭,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等參與)

  (二十三)有序開展治理與修復。確定治理與修復重點。各地要結合城市環境質量提升和發展布局調整,以擬開發建設居住、商業、學校、醫療和養老機構等項目的污染地塊為重點,開展治理與修復。在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份污染耕地集中區域優先組織開展治理與修復;其他省份要根據耕地土壤污染程度、環境風險及其影響范圍,確定治理與修復的重點區域。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面積達到1000萬畝。(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環境保護部牽頭,住房城鄉建設部參與)

  強化治理與修復工程監管。治理與修復工程原則上在原址進行,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土壤挖掘、堆存等造成二次污染;需要轉運污染土壤的,有關責任單位要將運輸時間、方式、線路和污染土壤數量、去向、最終處置措施等,提前向所在地和接收地環境保護部門報告。工程施工期間,責任單位要設立公告牌,公開工程基本情況、環境影響及其防范措施;所在地環境保護部門要對各項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工程完工后,責任單位要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治理與修復效果進行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實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終身責任制,2017年底前,出臺有關責任追究辦法。(環境保護部牽頭,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參與)

  (二十四)監督目標任務落實。各省級環境保護部門要定期向環境保護部報告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作進展;環境保護部要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督導檢查。各省(區、市)要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本行政區域各縣(市、區)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成效進行綜合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2017年底前,出臺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成效評估辦法。(環境保護部牽頭,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參與)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土壤污染防治 土地污染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第5页 中文字幕无吗热视频 | 亚洲国产91精品在线 |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114 |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