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8歲"裸跑弟"報名南京大學自考:早晨6點學習
■ 對話
“鷹爸父親”:我不是拿兒子做試驗
何烈勝早已習慣身處輿論漩渦,5年來,他越來越相信,自己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另類”教育模式。昨日下午,他向新京報記者強調,“另類不一定是錯誤”。
“我沒見過他抵觸”
新京報:何宜德現在是怎樣的學習模式?
何烈勝:他現在一般5點半起床,然后在15分鐘之內整理好內務,再吃早飯,一般6點鐘要開始學習。上午上課到12點,下午1點半到6點。
新京報:都學些什么?
何烈勝:跟在學校沒有太大差別,增加了線上的學習,聽一些名師的公開課。目前的安排是,上午學習普通初中的課程,下午他要看市場銷售方面的專業書籍,為考試做準備。
新京報:學習強度這么大,孩子會有抵觸嗎?
何烈勝:我沒見過他抵觸,因為都是他想要的。多多每天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是同齡人的兩倍,但是他很享受。比方說,每天五點半起床,他都不需要人盯,自己到點就能起來。
“不需要無質量的同學關系”
新京報:跟同齡人比,何宜德有什么區別?
何烈勝:他的優勢很明顯。在學習上,自學能力特別強,然后自律能力和學習效率都要高過同齡人。在我的教育模式下,他是學習的主人。
新京報:何宜德能夠意識到自己和同齡人的不同嗎?
何烈勝:他還沒有這個意識,也不知道這種區別。
新京報:他喜歡這樣的生活嗎?
何烈勝:內心是喜歡的,因為會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新京報:有沒有想過,兒子無法擁有正常的同學關系?
何烈勝:有質量的同學關系才有意義,無質量的同學關系可以不需要。
“作為父親,我是成功的”
新京報:你希望把他培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
何烈勝:我希望他做一名企業家,至于具體什么行業,需要他自己決定。未來希望他身體健康,有幸福感和使命感,然后實現財務自由。
新京報:為什么不讓孩子接受常規的學校教育?
何烈勝:我不是不尊重現行教育,而是想探索一種學校教育之外的補充,相當于一塊試驗田,多多就是種子。雖然另類,但是另類不一定是錯誤。
新京報:有人質疑你用兒子做試驗?
何烈勝:不是拿兒子做試驗,而是我們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作為父親,我是成功的。
編輯:梁霄
關鍵詞:南京大學 6點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