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關于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2017年03月17日 17:11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四是國有企業和重點行業改革穩步開展。國企改革“1+N”文件體系基本形成,加快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出臺,深化國企改革九項重點任務、十項改革試點扎實推進。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進入實施階段。第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取得階段性進展。31個省(區、市)電改方案獲批復,公布了首批105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各省(區、市)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和內蒙古、吉林、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實施方案均已制定完成,浙江、湖南、江西等6省國有林場改革試點順利完成。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出臺,全面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改革玉米收儲制度,將東北地區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新機制。政策性糧食和儲備棉庫存消化進展順利。

五是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加快形成。印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權益。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穩步實施。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出臺,從源頭上預防政府部門制定出臺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出臺政務、個人、電子商務領域誠信建設指導意見,50多個部門在12個領域開展失信聯合懲戒、3個領域開展守信聯合激勵。打擊侵權假冒合力增強,查辦違法犯罪案件17萬余件。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穩步推進。

六是財稅金融改革有序推進。《國務院關于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49號)出臺實施。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納入營改增范圍,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全面實施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開展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深化國有商業銀行和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存款保險制度平穩運行。上海自貿試驗區部分金融開放創新舉措推廣至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深港通”開啟。

七是社會領域改革加快推進。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地方黨政機關公車改革深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第二批試點啟動實施。加快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全國100%的地(市、州)、98%的縣(市、區)實現“發新停舊”。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繼續深化,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出臺,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加大。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向縱深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持續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28.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91號)印發實施。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足球改革加快推進。

八是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推動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一帶一路”建設進展快速。“六廊六路多國多港”主骨架建設穩步推進,戰略對接、規劃對接成效顯著,中歐班列實現了統一品牌,累計開行近3000列。一批國際產能合作標志性工程落地,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鐵路正式通車,從投融資、技術標準到運營管理維護,全部采用中國標準,標志著中國鐵路首次實現全產業鏈“走出去”。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馬來西亞南部鐵路、匈塞鐵路、瓜達爾港等重大項目有序推進。外商投資便利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非金融類實際使用外資保持穩定。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非金融類對外投資繼續增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在沿海口岸全部啟用,通關一體化、檢驗檢疫一體化管理覆蓋全國。全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下降0.9%,降幅比上年收窄6.1個百分點。服務貿易較快增長。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特別是成功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影響深遠。

(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印發實施,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快增長,創新對發展的支撐作用增強。

一是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由點及面、有序布局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深入推進8個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北京、上海建設科技創新中心邁出新步伐。河北·京南、浙江、寧波3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啟動建設。首個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成。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中國標準高速列車正式投入運營。建成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量子通信、航空航天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深入實施,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遴選確定。大力推動企業技術創新,落實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稅優惠、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等政策。

二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廣泛開展。28個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全面推進。雙創政策信息服務平臺開通,雙創白皮書發布。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子基金和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實體基金設立運行,投貸聯動試點啟動,創業擔保貸款創新發展。第二屆全國雙創活動周及“創響中國”巡回接力活動成功舉辦。大型央企建設雙創實體平臺128個,印發實施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科研院所和高校鼓勵創新創業機制逐步完善,各類孵化器、專業化眾創空間日趨成熟。全年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51萬戶。

三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衛星應用、通用航空、生物等新產業快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平穩增長,2016年,27個重點監測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11.32%和13.96%。“互聯網+”行動和國家大數據戰略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基因工程等新技術加速興起,平臺經濟、分享經濟、協同經濟等新模式廣泛滲透,線上線下融合、跨境電商、社交電商、智慧家庭、智能交通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全年網上零售交易額近5.2萬億元,同比增長26.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6%。

四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加快落實《中國制造2025》,組織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和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8個產業化實施方案順利推進。鐵路關鍵裝備研發試驗取得重大突破,226個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試驗驗證和新模式應用項目有序開展,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建設進展順利。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設立。

五是服務業創新發展穩步推進。落實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的兩個指導意見,服務業領域放寬市場準入實施規劃出臺,新一輪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啟動。安排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支持163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第三產業增速繼續超過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51.6%。

六是基礎設施網絡進一步完善。加快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總里程突破500萬公里。交通提質增效、扶貧脫貧、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一二三百”工程出臺實施,推進多式聯運發展,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出臺,能源供應能力不斷增強,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預計上升到13.3%,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62.0%。全國地級市基本建成光網城市,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建成全球最大的4G網絡。

編輯:楊嵐

關鍵詞:社會發展 推進 國民經濟 發展計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精品五月天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双飞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久久精品79国产精品 | 特黄国产禁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一级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