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不必對衡水中學開分校如此過敏
河北衡水中學在浙江平湖開設分校一事被媒體報道,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就素質教育VS應試教育展開激烈辯論。衡中平湖學校同樣引起了浙江省教育部門的關注。目前,浙江省教育廳已責令平湖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要求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對違規招生行為進行整改。(4月11日《新京報》)
仿佛一夜春雨,處處寒意襲來,“衡水模式”在全國復制再次被推上了輿論浪尖,各種批判和無奈伴隨而來。先是杭州某校長的驚呼,而后是浙江教育官員的“我們認為是落后的,我們浙江不需要”的直言,瞬間衡水中學在浙江開分校成為輿論之焦點。
“衡水模式”的存在,并非此處獨有,放眼全國各地,處處皆有身影,比如四川、安徽等地,“衡水模式”早已復制的有滋有味。百度“衡水模式”,盡管批評聲如潮,但家長們卻依然趨之如騖,深恐孩子沒有被該校錄取。
當然,衡中進軍浙江引發當地教育界抵觸也并非無原因,畢竟浙江的教育在全國來說也是首屈一提,更是高考強省,其多年來都一直提倡素質教育,而以應該教育模式為主的衡水中學到來,無疑是對浙江教育的沖擊,更是一種挑釁。此語境下,就不難理解為何衡水的分校在別省是風平浪靜的,唯獨來了這里就則平地風云。
通過媒體的報道不難看出,在衡中每個人的學習生活按部就班,就像鐘表一樣精確。時間被一張精確到分鐘的《生活作息表》分割成細小的段落,每個段落都有規定的內容,一段連著一段,猶如齒輪一樣機械前行。這種密不透風的時間控制彌漫在整個衡水中學,在此驅動下,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條件反射。
看上去與當下提倡的素質教育確實格格不入,可為何趨之者依然眾?原因很簡單,該校的升學率擺在那兒,每年被清華、北大等名高校錄取的學生數擺在那兒。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中國家長,誰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出個樣來,哪個學生不希望自己能夠“高中”品牌大學?買學區房、擠名校,不就是希望進了這些學校能夠受到與別處不一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有個好的成績,能夠有更多的機率走過獨木橋嗎?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觀點。衡水一中平湖學校法人代表、執行董事肖家興稱,目前,平湖分校的招生工作已經完成。“計劃開設2個創新班,90人的計劃名額已經招滿,其中60人是平湖戶籍學生,30人是全國招生。”
因此,不輕易去批評和否定“衡水模式”,至少衡中在應試高考這個模式下它是成功的。違規了,當然該治;違法了,甚至該關。不過,在升學就是硬道理,應試高考沒有徹底改變的語境下,高考改變命運仍然是底層家庭向上流動的重要杠桿時,“衡水模式”在浙江的復制,仍然會受到眾多家長的熱捧。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衡水 中學 水中 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