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成都社區“反扒大俠”不會武藝卻敢只身抓賊
反扒小分隊街頭“巡邏”。
·反扒行動
去年一年抓了27個小偷
除了每天正常的上班時間,陳昊就愛在街頭“晃”。雖然看上去跟普通群眾沒兩樣,但他的眼睛卻一直在悄悄搜索情況。他隨身背著的包也不普通——里面隨時放著約束帶以及防身的工具,“一發現情況,立馬可以行動。”
車站、市場、學校等周圍,是陳昊“巡邏”的重點區域。走在人群中,陳昊總是默默觀察每個人的眼神,“如果一個人目光到處閃,不去看別人的眼睛,總盯著包,肯定有問題。”
更多的時候,陳昊會和隊員們一起行動。有人發現某個地點常有小偷行動,會在QQ群里發布,并召集隊友進行反扒。“一般都是三四個人。”陳昊說,為了保證證據充分,隊員們分工明確,有抓人的、有拍攝的,“拍攝取證很關鍵,能方便民警認定。”
去年一整年,陳昊和隊友們一共抓獲小偷27人,有4個是他單獨行動抓獲的。在玉局庵社區,他成了反扒英雄,也多了很多反扒追隨者。
“反扒大俠”有啥心里話
·心酸
反扒曾被誤會成小偷
反扒過程中,也有被誤會的心酸。2015年,陳昊在春熙路一商場“巡邏”。一個眼睛到處瞟的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遠遠地跟著,伺機出手。然而,這個男子也注意到了他,也在暗中觀察著。兩人相互尾隨良久,發現有點不對勁。原來,“可疑男子”是一位便衣,他見陳昊一直注意著往來的人群,誤以為他是小偷。
類似的情況,不少隊員都曾遇到過。因為是義務反扒,沒有執法權,有的反扒隊員反被當成小偷,有的甚至被威脅。反扒過程中,危險不可避免,但因為沒有相關法律保障,隊員們得十分注意自身的安全,“受了傷,出個什么事,都要自己擔著。”
為此,有人中途放棄了。但令陳昊欣慰的是,還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有學生、白領、公務員……成都反扒志愿者協會的成員,從最初的8人,增加到了126人。
編輯:梁霄
關鍵詞:成都 社區 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