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成都社區“反扒大俠”不會武藝卻敢只身抓賊
·心聲
呼吁更多人站出來
24歲的鄧超是新成員之一。去年,鄧超和母親坐公交車時遭遇小偷,一位反扒隊員挺身而出。“特別感謝他,后來,在他的影響下,我也加入了反扒。”就在不久前,他和隊友在春熙路成功幫兩位年輕女士搶回了被偷的錢包。
“其實,小偷在行竊中,他是很害怕的。只要一個人能站出來,吼一聲,就能制止這種犯罪。”陳昊說,他也希望通過自己和隊員們的行動,讓更多的像鄧超一樣的青年加入到反扒的隊伍中。
不過,陳昊也提醒,在一個人遇到小偷時,不能輕舉妄動,首先確保自身安全,“抓人的同時,一定會有很多人圍觀,首先,要向大家解釋清楚情況,然后,要學會從路人中找協助者,找年輕小伙幫忙控制小偷,請熱心群眾報警。”
“反扒大俠”的成長史
一天兩遇袖手旁觀
決意創立反扒志愿者協會
陳昊的反扒“資歷”,其實還不只這3年。
2005年7月,他和朋友到南京旅行,在新街口逛街時,他看到一個年輕男子正在行竊。雖然人生地不熟,同行的還是一位女士,陳昊沒有多想,上前抓住小偷。
也許是聽出了陳昊的外地口音,小偷的兩個同伙一下子圍了上來。“三個人,個頭跟我差不多。”圍上來的兩人開始叫嚷著讓放人,“我當時沒想那么多,大吼‘這是小偷’,被偷的女士也反應過來,周圍的群眾有人幫我打了110。”
陳昊并沒練過功夫,之所以選擇站出來,理由還是一樣:看不得。2013年,在成都一輛公交車上,他親眼看到一個小偷偷手機,上前阻止。“其實周圍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沒有一個人說。”就在同一天,同樣的場景在另一輛公交車上上演,“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遇到兩次“袖手旁觀”,陳昊萌生了一個想法:能否做點什么,喚起更多的人站出來,共同維護社會治安。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和朋友們說起這事,大家不謀而合,成立了成都反扒志愿者協會。(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攝影劉陳平)
編輯:梁霄
關鍵詞:成都 社區 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