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村官扶貧“放下臉邁開腿” 政策利好保民生蘊能量
全國優秀大學生村官張陽。本人供圖
“只要把臉放下,就沒有干不成的事”
唯身在其中,方解其中味。
在張陽看來,脫貧攻堅這幾年,農村改革發展打開了新局面,實現了新突破,產業鏈建設取得了新成效。
“農村基層是一個大學校和大熔爐。”2016年,張陽到萬山鎮同心社區開展包村、駐村工作以來,始終堅持轉換角色 ,以“小學生”的心態 帶著問題深入 群 組院落進行走訪排查200余次,針對居民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走訪社區老黨員、困難戶、小微企業 等 ,組織召開群眾代表會議 3 0余次,收集群眾 熱點、難點信息 121條,發放惠民政策宣傳單萬余份……
了解群眾所盼所想,從而找準工作著力點和突破口,明晰包村、駐村工作思路,最終讓百姓有收獲感,是張陽新官上任后的當務之急。
為了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張陽上跑項目、下要資金,積極幫助改善社區生產生活條件,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區公共服務水平。
一年來,在包村、駐村干部和居兩委干部不辭辛苦地奔走下,同心社區群眾期盼幾年的兩條排水溝、冒水洞得以修建和改建,解決了社區居民下雨天、凝凍天出行難問題;
對社區樓房損壞雨水管進行更換維修,在樓房下修建多座安全平臺,解決了社區居民的安全隱患;
協調辦公樓的新址搬遷,并協調30萬元對新辦公樓提升社區服務功能,將服務形式由“多窗口”變為“一窗口”,將服務內容由“單一”變“多樣”,推動社區居民生活“市民化”,辦事“便捷化”,服務“貼心化”;
……
截至目前,張陽為村級協調項目爭取各類資金、慰問品,折合人民幣已達50余萬元,極大地改善了居委會的服務群眾能力及基礎設施的改善。
“你為社區、為群眾爭取資金都是幾萬幾萬的,怎么不為自己爭取點?”“小張,你看你的衣服都幾天沒換,也不回家叫你媳婦幫你洗洗。”每天都在社區“瞎轉悠”的張陽,在居民們看來,他是最可靠的親人,更是最孝順的“兒子”。
2017年4月22日,一位60多歲的阿姨因30多歲的兒子重病負債累累,無法在醫院繼續接受治療,來到社區的“干群連心室”哭訴。
張陽和包村、駐村干部當機立斷馬上到區民政局申請救助,前后兩次為病人爭取“救急難”資金,同時又向合管局咨詢報銷最快的方法,為病人最快接受治療爭取了大量時間。
“村鎮干部就像‘萬金油’。”有時候在工作上落了埋怨,遇到了溝溝坎坎,張陽想著,“我們來社區就是為社區服務的,為社區爭取更多項目資金那是天經地義,只要是為群眾好,沒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家只要把臉放下,發揚‘不要臉’的精神,沒有辦不成的事。”
編輯:梁霄
關鍵詞:村官 扶貧 保民生 蘊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