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讀圖今日讀圖
四川發現成漢墓葬 近30座崖墓或佐證蜀人外遷歷史
西晉末年,伴隨著八王之亂后,短暫統一的中國迎來了“五胡亂華”時期。在眾多的少數民族政權中,建都于成都的成漢政權是第一個。然而,這個只有43年歷史的政權因史料稀少,一直十分神秘。5月7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公布金堂縣近30座成漢墓葬發掘成果,造型獨特的鎮墓俑、青銅鏡、印章等器物,掀開了這個少數民族政權的冰山一角。
據介紹,這是四川地區首次發現大規模成漢墓葬。
銅鏡。
近30座崖墓屬于成漢時期
公元304年,李雄攻下成都,成漢政權由此開始,公元347年被東晉桓溫所滅。此次考古項目領隊龔揚民介紹,西晉末年,秦、雍二州因連年荒旱,天水、略陽等六郡的氐、羌和漢人不得不流徙至梁、益地區。公元296年,李雄父親李特率民入蜀,由于地方官吏的貪暴和政府限期迫令返鄉,李特利用流民的怨怒,在公元301年于綿竹聚眾起義。連年征戰中,李特和其弟李流身死,李雄繼續領部眾攻下成都,最終成立成漢。
短短43年的執政,令史料對該政權記載甚少,關于這一時期的考古資料也相當稀有。龔揚民透露,在最近幾十年的考古中,已經確認的成漢墓葬不足十座。其中,1985年發掘于成都市桓侯巷的一處大型券頂磚石墓,因墓葬紀年磚年號有“太康”“玉恒”“漢興”等明確紀年,加之隨葬品中未發現晚于成漢器物,被確認為成漢時期墓葬。此后,雙流、廣元、西昌等地,也陸續有零星墓葬出土。
編輯:楊嵐
關鍵詞:四川發現成漢墓葬 四川現成漢墓葬 四川發現30座成漢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