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8年06月13日 18:30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我講過“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治好“長江病”,要科學運用中醫整體觀,追根溯源、診斷病因、找準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這要作為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先手棋。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出發,開展長江生態環境大普查,系統梳理和掌握各類生態隱患和環境風險,做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對母親河做一次大體檢。要針對查找到的各類生態隱患和環境風險,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研究提出從源頭上系統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的整體預案和行動方案,然后分類施策、重點突破,通過祛風驅寒、舒筋活血和調理臟腑、通絡經脈,力求藥到病除。要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明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空間管控單元,建立健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做到“治未病”,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第二,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新路子。推動長江經濟帶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關鍵是要處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系。這不僅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而且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到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特別是不能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要堅決摒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發展的做法。有的同志對生態環境保護蘊含的潛在需求認識不清晰,對這些需求可能激發出來的供給、形成的新的增長點認識不到位,對把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路徑方法探索不深入。一定要從思想認識和具體行動上來一個根本轉變。

我看到新華社一篇報道反映,位于長江“九曲回腸”石首段的一家臨江化工企業,產業規模居世界前三,是當地的納稅大戶,但也是排污大戶,嚴重污染問題多年難以解決,周圍群眾苦不堪言。這兩年環保部門動真格嚴查,開出2700多萬元的長江流域“史上最大環保罰單”,倒逼企業關閉污染嚴重、難以改造的生產線,投入約1億元引進行業最先進的治污裝置,不僅解決了多年的污染問題,而且推動企業實現了轉型升級,一舉兩得。浙江麗水市多年來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堅定不移保護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努力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生態環境質量、發展進程指數、農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實現了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協同推進。

長江經濟帶應該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一是要深刻理解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內涵。共抓大保護和生態優先講的是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是前提;不搞大開發和綠色發展講的是經濟發展問題,是結果;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側重當前和策略方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調未來和方向路徑,彼此是辯證統一的。二是要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三是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脫貧攻堅戰,發揮農村生態資源豐富的優勢,吸引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鄉村流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帶動貧困人口增收。

第三,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系,堅定不移將一張藍圖干到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做好頂層設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一張藍圖干到底,以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抓成效,積小勝為大勝。

近年來,經過沿江省市和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專項治理和污染防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特別是非法碼頭整治取得明顯成效。同時,要嚴防死灰復燃。有媒體報道,2015年啟動的長江干線非法碼頭、非法采砂專項整治取得良好成效,但近期由于建筑市場對砂石的需求旺盛,長江非法碼頭反彈壓力較大。有的部門在長時間高壓監管后有所松懈,部分非法碼頭業主則偷偷摸摸重起爐灶,企圖復建開工。非法碼頭和非法采砂治理成果來之不易,必須建立長效機制,堅決防止反彈。我去四川調研時,看到天府新區生態環境很好,要取得這樣的成效是需要總體謀劃、久久為功的。我了解到,2016年我在重慶座談會上提到的府河成都段是天府新區的重要生態廊道,為了治理嚴重污染問題,當地政府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基礎上,按照一年治污、兩年筑景、三年成勢的時序要求,推動截污、清淤、補水同向發力,并采取景觀提升、長效管理等措施,計劃在今年5月底前實現干流和重要支流無污水下河,最終徹底解決河段嚴重污染問題。府河黃龍溪國控斷面2015-2016年總體水質為劣5類,2017年總體水質為5類,今年前兩個月均為4類,整體趨勢是不斷好轉的。所以說,做好頂層設計后,只要一錘接著一錘敲,必然大有成效。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貫徹落實,結合實施情況及國內外發展環境新變化,組織開展規劃綱要中期評估,按照新形勢新要求調整完善規劃內容。要按照“多規合一”的要求,在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抓緊完成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科學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建立健全國土空間管控機制,以空間規劃統領水資源利用、水污染防治、岸線使用、航運發展等方面空間利用任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格局、城鎮空間布局、產業結構調整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做好同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的銜接協調,確保形成整體頂層合力。要對實現既定目標制定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穩扎穩打,分步推進。

第四,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系,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要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動力轉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長江沿岸長期積累的傳統落后產能體量很大、風險很多,動能疲軟,沿襲傳統發展模式和路徑的慣性巨大。但是,如果不能積極穩妥化解這些舊動能,變革創新傳統發展模式和路徑,不僅會擠壓和阻滯新動能培育壯大,而且處理不好還會引發“黑天鵝”事件、“灰犀牛”事件。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要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決心,積極穩妥騰退化解舊動能,破除無效供給,徹底摒棄以投資和要素投入為主導的老路,為新動能發展創造條件、留出空間,進而致力于培育發展先進產能,增加有效供給,加快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孕育更多吃得少、產蛋多、飛得遠的好“鳥”,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編輯:秦云

01 02 03

關鍵詞:習近平 生態環境 長江經濟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了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 日本在线免费A√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 | 日本精品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