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長江經濟帶集聚的人口和創造的地區生產總值均占全國40%以上,進出口總額約占全國40%,是我國經濟中心所在、活力所在。同時也要看到,長期以來長江沿岸重化工業高密度布局,是我國重化工產業的集聚區。有媒體多次報道,沿江“化工圍江”問題突出,特別是磷化工污染問題,從磷礦開采到磷化工企業加工直至化工廢棄物生成,整個產業鏈條都成為長江污染隱憂,加之地方政府擔心整治力度過大影響財政收入,進而影響民生投入等,一直對化工企業監管有畏難情緒,造成長江支流及干流總磷污染日益嚴重。2016年以來,湖北宜昌市意識到“化工圍江”對制約城市發展的嚴重性,下定決心,制定化工污染整治工作方案,一手抓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化工過剩產能,推進沿江134家化工企業“關、轉、搬”,防范化工污染風險;另一手利用舊動能騰退出的新空間培育精細化工產能,引導化工產業向高端發展,經濟發展呈現出新面貌。2017年,全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7.14%、水耗下降13.7%,主要河流水質總體良好,PM10、PM2.5濃度分別下降9.3%、6.5%,地區生產總值保持穩定增長。實踐證明,只要思路對頭、扎實推進,實現舊動能和新動能的轉換是大有可為的。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要求,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這其中,實現動力變革、加快動力轉換是重要一環。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辯證關系,既要緊盯經濟發展新階段、科技發展新前沿,毫不動搖把培育發展新動能作為打造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抓手,又要堅定不移把破除舊動能作為增添發展新動能、厚植整體實力的重要內容,積極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長江經濟帶得天獨厚的科研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要下大氣力抓好落后產能淘汰關停,采取提高環保標準、加大執法力度等多種手段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要在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新型城鎮化、對內對外開放等方面尋找新的突破口,協同增強長江經濟帶發展動力。長江經濟帶是“一帶一路”在國內的主要交匯地帶,應該統籌沿海、沿江、沿邊和內陸開放,實現同“一帶一路”建設有機融合,培育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
第五,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努力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為有機融合的高效經濟體。長江經濟帶作為流域經濟,涉及水、路、港、岸、產、城等多個方面,要運用系統論的方法,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長江經濟帶的各個地區、每個城市都應該也必須有推動自身發展的意愿,這無可厚非,但在各自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從整體出發,樹立“一盤棋”思想,把自身發展放到協同發展的大局之中,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有機融合,形成整體合力。
目前看,長江經濟帶發展無序低效競爭、產業同構等問題仍然非常突出,一些地方在實際工作中出現圈地盤、搶資源、條塊分割、無序競爭的情況,還存在搶占發展資源、缺乏協作精神、破壞產業鏈條的連接和延伸等問題。我經常講,我們國家物流費用成本偏高,這其中就有運輸效率不高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種運輸方式各自為政發展,各種交通運輸方式銜接協調不暢、彼此結構不平衡不合理導致的。沿長江通道集合了各種類型的交通運輸方式,要注意加強銜接協調,提高整體效率。比如,一直以來嚴重制約長江航運的三峽船閘“腸梗阻”問題,能不能從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局出發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有的專家提出以建設沿江重載鐵路的辦法一勞永逸破解這個問題,是否可行、能否實現,要抓緊論證確定。再比如,沿江三大城市群在各自發展過程中能不能結合所在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經濟基礎,放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一盤棋”中研究提出差異化協同發展的新目標新舉措?各大中小城市在明確自我發展定位和方向時能不能立足整個城市群的發展定位和方向,找到自己錯位發展的重點方向,解決好同質化發展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有必要認真研究思考。推動好一個龐大集合體的發展,一定要處理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然后再從體制機制和政策舉措方面下功夫,做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這篇大文章。
這里,我點幾個問題。一是要深刻理解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要義,各地區要根據主體功能區定位,按照政策精準化、措施精細化、協調機制化的要求,完整準確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二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要更好發揮統領作用,在生態環境、產業空間布局、港口岸線開發利用、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明確要什么、棄什么、禁什么、干什么,在這個基礎上統籌沿江各地積極性。三是要完善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協調解決跨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流域管理統籌協調的重大問題,如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怎樣統籌協調發展、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綜合運輸效益,如何優化已有岸線使用效率、破解沿江工業和港口岸線無序發展問題,等等。四是要簡政放權,清理阻礙要素合理流動的地方性政策法規,清除市場壁壘,推動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要探索一些財稅體制創新安排,引入政府間協商議價機制,處理好本地利益和區域利益的關系。
第三個問題:加大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工作力度
黨的十九大對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了總體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安排。要按照這些部署和安排,堅定信心,勇于擔當,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把工作抓實抓好。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同志特別是黨政一把手要增強“四個意識”,落實領導責任制,決不允許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更不能搞選擇性執行。這是對是否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大考驗。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要統一指導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統籌協調跨地區跨部門重大事項,督促檢查重要工作落實情況,對重點任務和重大政策要鉚實責任、傳導壓力、強化考核。各有關部門要履職盡責、主動對表、積極作為,及時幫助地方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沿江11省市黨委和政府要加強領導,充實工作專班,壓實責任、改進作風,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第二,調動各方力量?!叭诵凝R,泰山移?!蓖苿娱L江經濟帶發展不僅僅是沿江各地黨委和政府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要加快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格局,更加有效地動員和凝聚各方面力量。要強化上中下游互動協作,下游地區不僅要出錢出技術,更要推動綠色產業合作,推動下游地區人才、資金、技術向中上游地區流動。要鼓勵支持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投入。三峽集團要發揮好應有作用,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建設。
第三,強化體制機制。要落實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中央層面要做好頂層設計,主要是管兩頭,一頭是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為地方創造條件,另一頭是加強全流域、跨區域的戰略性事務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省的層面主要是做到承上啟下,把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轉化為實施方案,加強指導和督導,推動工作開展。市縣層面主要是因地制宜,推動工作落地生根。
第四,激發內生動力。要加強對有關部門、沿江省市、相關企業領導干部的專題培訓,提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思想認識,形成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行動自覺。要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強化企業責任,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把生態環境破壞的外部成本內部化,激勵和倒逼企業自發推動轉型升級。要做好宣傳輿論引導工作,營造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氛圍。要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共同守護好母親河。
同志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苦干實干、久久為功,為實施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而共同奮斗!
(注:PM10為PM右下角加10,PM2.5為PM右下角加2.5)
編輯:秦云
關鍵詞:習近平 生態環境 長江經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