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吳志成:去歲逆水且行舟 今朝負重更前行

2020年01月02日 11:30 | 作者:吳志成 |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分享到: 

作者:吳志成(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教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在全球治理的歷史演進中,已然逝去的2019年注定極不平凡。一方面,由于美國進一步強化本國優先戰略,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而動,美國與西方傳統關系裂痕與分歧擴大,世界大國之間的博弈升溫,全球治理赤字與不確定性不斷增加。另一方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特征更趨明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破繭而出,越來越多的國家在認真思考人類發展的前途與命運,共同維護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推動全球治理在艱辛曲折中前行。

面對錯綜復雜的世界形勢,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從“一帶一路”建設到進博會,中國為世界創造發展機遇;從運籌同主要大國關系到加強同周邊國家關系,中國推動世界合作與穩定;從斡旋國際爭端堅持勸和促談,到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中國堅守國際公平正義——以大國情懷和大國擔當,中國向世界發出堅定維護多邊主義、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體系的強音,為破解世界亂象提供中國智慧,為應對百年變局提供中國方案。

全球治理回顧與展望:去歲逆水且行舟 今朝負重更前行

插圖:盧重光繪

1. 機制建設任重道遠

聯合國是最具普遍性的全球治理組織,始終致力于和平協商解決矛盾,化解了諸多地區僵局和沖突。過去的一年,從建立聯合國特派團,監督也門停火協議和人道主義援助的落實,到調解南蘇丹沖突各方,與非洲聯盟和非洲政府間組織合作,支持落實最終和平協議,都展示了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氣候變化領域,聯合國動員成員國共同行動,多次舉行氣候變化會議,強調提升國家自主貢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聯合打造清潔美麗的未來。青年氣候峰會將各國青年聚集一堂,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了全新視角。非洲、亞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氣候周等活動從區域特殊性出發,為交流互鑒提供平臺。在可持續發展領域,聯合國舉辦了“增強人民權能,確保包容性和平等”高級別政治論壇,審議《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關目標,強調全球后續行動落實和審查工作。為妥善應對新技術革命帶來的現實與倫理問題,聯合國設立了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呼吁讓每位成年人在2030年前有能力負擔數字網絡接入費用及數字化金融和健康服務,采取具體措施確保婦女和邊緣群體被數字社會充分包容。

然而,由于美國不履行相關義務,長期拖欠會費和攤款,不僅導致聯合國財政“捉襟見肘”,嚴重影響聯合國治理職責的發揮和各項治理活動的開展,也極大地損害了聯合國作為全球治理機制的權威性。

作為全球貿易治理最重要的行為體,世界貿易組織顯然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美國頻頻發起對主要國家的貿易戰,并將矛頭直指世界貿易組織,認為它損害了美國的利益,限制了美國的對外行動,甚至多次以退出相威脅,這無疑使世界貿易組織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由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諸多問題上存在分歧和矛盾,世界貿易組織的改革阻力依然巨大。美國對世貿組織常設上訴機構——全球貿易“最高法院”新法官任命的蓄意阻撓,則直接導致了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幾近癱瘓,并使得爭端解決目前面臨著失控和脫離世界貿易組織的危險。

2. 重要領域波濤洶涌

在全球經濟領域,各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分歧多于共識,全球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同步放緩,世界經濟發展持續低迷,下行風險加大。過去的一年,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更加強勢,增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全球貿易和產業鏈,惡化了全球貿易生態,抑制了全球經濟增長潛力。

在全球軍事安全領域,美國的冷戰思維泛起作祟,任性廢約攪亂全球安全格局。美國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執意撕毀條約,《中導條約》于2019年8月2日全面失效,俄羅斯也宣布不再受條約約束,運行了30多年的《中導條約》宣告終結。此后,美俄雙方開始頻繁測試中程導彈,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軍備競賽,為世界安全和全球核治理的前景蒙上了陰影。近期,美國又正式宣布成立太空軍,表明其加緊對太空這一關鍵作戰領域的爭奪和主導,必然促使大國紛紛將競爭焦點轉移至太空,無疑加速了太空軍事化的步伐。

全球氣候危機日趨緊迫,實際治理成效卻較為有限。雖然聯合國將氣候變化視為2019年的工作重點并在其框架內舉行數次會議,但最終成果不盡如人意。聯合國第25屆氣候變化會議未能就一些重大問題達成一致,全面協議也未能出臺。這既是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拒絕履行對應責任的溢出蔓延效應,又與主要大國回歸傳統國家主義立場,對全球氣候治理持消極退卻立場相關,更是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履行氣候治理責任可能將使國家短期經濟利益受損所導致。

3. 大國立場差異凸顯

美國肆意“退群”否定多邊治理機制的合法性與權威性,推卸全球治理責任,成為當今全球治理的最大障礙。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重蹈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覆轍讓美國“再次偉大”,不斷沖擊國際經濟政治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進程。美歐盟友關系“搖搖欲墜”,雙方在北約軍費的分擔比例等諸多問題上分歧頻現,美方曾多次以退出北約相威脅,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發出北約正在“腦死亡”的警告。

歐盟主張多邊主義,將全球治理置于其議事日程的優先地位,特別是在氣候變化、多邊貿易、發展援助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全球治理不可忽視的力量。2019年11月,歐洲議會宣布“歐洲成為全球首個進入氣候緊急狀態的大洲”,為在立法層面防止個別成員國仿效美國單方面“退群”奠定了基礎。歐盟委員會也發布《歐洲綠色協議》,提出要在2050年前建成全球“碳中和”大洲,并計劃出臺歐洲《氣候法》。但英國脫歐也開創了國家退出區域合作聯盟的先例,在破壞歐盟團結、延緩一體化進程的同時,也內耗了歐盟的大量行政資源,減損了歐盟的對外行動能力。它所折射的反一體化和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國家主義抬頭,不僅會削弱歐盟的國際地位和全球影響力,也使全球多邊合作治理面臨巨大考驗。

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持續崛起,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注入了強勁動力,有力推動了全球治理進程。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在曼谷舉行,全球最大自貿協定談判整體結束,區域合作治理提質升級,有利于提振世界經濟和投資者信心,也力推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主流。特別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和維護多邊主義、推動全球發展的中堅力量,始終以全球治理為己任,把自身發展寓于世界發展潮流之中,不斷為解決全球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2019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論壇時,呼吁世界各國堅持公正合理、破解治理赤字,堅持互商互諒、破解信任赤字,堅持同舟共濟、破解和平赤字,堅持互利共贏、破解發展赤字,希望每個國家都能做積極的行動派,共同努力把人類的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堅持同各國平等互利,同享機遇、共擔責任,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全球治理亂局中引領方向。從中法全球治理論壇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金磚峰會,從繼續履行《巴黎協定》承諾到維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全球性經濟治理機制權威性,推動其向更為平等、普惠的方向改革,中國以實際行動和重要貢獻,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4. 越是艱險越向前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當歷史的時針指向2020,既往的磨礪和鏡鑒必將轉化為全球治理新征程的寶貴財富和磅礴動力。

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在這樣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疊加、風險挑戰和機遇并存的重要歷史年份,全球力量依然在大變局中繼續著新的分化組合,中美俄歐等主要國際行為體之間的戰略博弈與經貿摩擦還可能持續升溫,國際熱點與地區難點、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蔓延,全球治理實踐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和現有治理體系的缺陷短期內還難以緩解,全球治理的現實進程仍將步履維艱。但同時也要看到,和平與發展作為當今時代主題的戰略態勢不會改變,全球化潮流滾滾向前的歷史趨勢不會改變,全球治理的未來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國在合作與對抗、多邊與單邊、開放與封閉等重大課題上能否作出正確抉擇,也有賴于主要大國能否真正展現責任與擔當,切實承載起世界共同發展的美好愿景。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使各國經濟利益高度融合,各領域交往更加密切,人類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全球治理需求尤其強烈。作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發展、促進全球治理積極向前的中流砥柱,中國被國際社會寄予了更大期待,賦予了更多責任,同時也擁有了更好的戰略機遇。面向新的一年,中國無疑將把握好全球治理演進的正確方向,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與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定捍衛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定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化,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堅持尊重文明多樣性,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相互包容,以實際行動承擔起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的重任,為全球治理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為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有效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貢獻更多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全球治理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光明日報》( 2020年01月01日 08版)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全球 治理 美國 中國 聯合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 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香 |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 性爱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