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2020年度“中醫農業”工作會議在河南駐馬店召開
1月11日,由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主辦,河南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草醫堂中醫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中咨國業規劃中心等單位協辦的“全國首屆中醫農業與農產品加工高峰論壇暨中醫農業投入品展示交流大會”在河南省駐馬店舉行。論壇圍繞中醫農業投入品和中醫農業生態食材農產品深加工助力生態產業融合發展展開發言。
會議期間,"中醫農業研發團隊"在駐馬店召開了2020年工作座談會,會議對2019年"中醫農業"工作做了認真總結,并對2020年"中醫農業"工作做了初步布署。中國農科院原副院長、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章力建,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負責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孫建,長三角人才社團聯盟常務副主席、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副秘書長、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韋學明,河南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偉年,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專家奚容華、陳佳銘、江潮順,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專家莫冬、張智、陳小梅、張立強、陳天佑,1縣1特互聯網銷售云平臺楊梟,河南草醫堂中醫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紅等領導和專家以及來自河北、山東、重慶、吉林、黑龍江、上海等省份的行業內知名人士、企業高端管理人員參加了座談會。
2020年,中醫農業之鄉基地與中醫農業項目區應盡快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把"中醫農業"植入當地優勢農產品生產程序中(首先應考慮植入到項目區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等生產基地中的名、優、特農產品生產程序中),并實施“中醫農業”投入品“組合拳”方案(各種投入品優勢互補、集成創新),以保障項目區農產品高產優質、色香味俱全、功能性增加、保鮮期長、抗逆性增強等,(并且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更加)優質高效的當地優勢農產品,并培育一大批能熟練掌握“中醫農業”生產技能的新型職業農民。項目將從“中醫農業”投入品優化配制到項目區優質高效農產品生產,推動項目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并通過產業互聯網平臺供應項目區各地“中醫農業產品體驗店”,助力健康中國和生態"康養″事業發展。
章力建研究員強調,目前在很多地方,化學藥劑的使用給農業生態系統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這也給中醫農業植物源藥劑在農業上的應用提供了機遇。由于中醫農業植物源藥劑均為中藥材提取的自然產物,在環境中會自然代謝,參與能量和物質循環,不會發生農藥富集,對環境、人畜、天敵安全;植物源藥劑由于自身來源于中藥材原料,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天然生長調節劑,有助于提高植(動)物的抗病能力,促進植(動)物健康生長。同時,利用生產植物源農用藥劑的廢渣生產的復合型生物肥料,改善了農田土壤質量和農產品產地環境。
座談會對2019年"中醫農業"投入品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效果進行了總結。
據了解,目前各種“中醫農業投入品”在2019年的生產實踐中均表現效果顯著或良好。特別是中醫農業投入品″綠仙靈牌″純植物源生物殺蟲劑、殺菌劑、生物肥料等系列產品,2019年生產純植物源生物農藥1.5萬噸;另外利用生產生物農藥的植物廢渣生產的復合型生物肥料,年產量10萬噸。
座談會上孫建教授最后強調,2020年工作要在總結2019年"中醫農業"在改善石漠化地區、鹽堿地和高寒旱地區農業生產狀況及產地環境中的作用經驗的基礎上,加快在上述地區推廣和實施打好基礎,發展中醫農業耕育田園與中醫農業中國文旅地標,擴大中醫農業之鄉示范力度,為農業可持續發和“生態扶貧、鄉村振興”服務。
編輯:生態中國張立強
關鍵詞: